[发明专利]一种新型M12双路出口异型针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5016.6 | 申请日: | 2021-08-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远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兴威联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4 | 分类号: | H01R13/64;H01R13/502;H01R13/512;H01R13/02 |
代理公司: | 江苏海联海律师事务所 32531 | 代理人: | 倪章勇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m12 出口 异型 连接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M12双路出口异型针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大小两个相通的腔体以及螺帽,在大腔体内安装有双路快压密封圈,所述螺帽通过挤压垫片压紧双路快压密封圈且连接到大腔体上,小腔体的前端通过螺母连接有螺钉压接件,所述螺钉压接件包括插芯主体和连接头,所述插芯主体固定到连接头,所述插芯主体包括螺钉压接头,所述第一螺钉压接头和第三螺钉压接头以及第二螺钉压接头和第四螺钉压接头之间夹角为79.6—81.6度。本产品接线简单,同时在电源插针上套对应电缆颜色的保护套,便于识别,不容易接错线,极大提高了接线效率,缩小成品外形尺寸在狭小空间内使用,提高产品安装效率,节省大量的安装时间,具有广泛可替代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新型M12双路出口异型针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由固定端电连接器,即阴接触件(简称插座),与自由端电连接器,即阳接触件(简称插头)组成。插座通过其方(圆)盘固定在用电部件上(个别还采用焊接方式),插头一般接电缆,通过连接螺帽实现插头、插座连接。电连接器除了要满足一般的性能要求外,特别重要的要求是电连接器必须达到接触良好,工作可靠,维护方便,其工作可靠与否直接影响电路的正常工作,涉及整个主机的安危。
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产品为了共用一对电源,分两路信号接线需要用Y型连接器和2个M12连接器或者Y型连接器和2个M8连接器,同时每路连接线的地线也没有专门的连接孔,造成了安全隐患,传统产品组成一个完整分线回路需要3个产品组成,一方面产品成本较高,同时增加了物料种类,导致库存成本比较高,传统产品体积较大,安装在远程IO模块等产品上,经常会出线产品干涉或安装不上的问题,新产品则体积较小,能够适应目前产品小型化模块化的要求,传统产品需要有3个产品组成,安装工序多,产品辨识度下,经常容易接错线,因此,市面上急需一种能解决以上问题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M12双路出口异型针连接器,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M12双路出口异型针连接器,其特点是,包括连接器外壳,所述连接器外壳包括大小两个相通的腔体以及螺帽,在大腔体内安装有双路快压密封圈,所述螺帽通过挤压垫片压紧双路快压密封圈且连接到大腔体上,小腔体的前端通过螺母连接有螺钉压接件,所述螺钉压接件包括插芯主体和连接头,所述插芯主体固定到连接头,所述插芯主体包括插入到该插芯主体的压接针Ⅰ、压接针Ⅱ、双头异形针Ⅰ以及双头异形针Ⅱ,所述压接针Ⅰ包括第五螺钉压接头,所述压接针Ⅱ包括第六螺钉压接头,所述双头异形针Ⅰ包括第一螺钉压接头和第三螺钉压接头,所述双头异形针Ⅱ包括第二螺钉压接头和第四螺钉压接头,所述第一螺钉压接头和第三螺钉压接头之间的纵向夹角为79.6—81.6度,所述第二螺钉压接头和第四螺钉压接头之间的纵向夹角为79.6—81.6度。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第一螺钉压接头和第二螺钉压接头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第三螺钉压接头和第四螺钉压接头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五螺钉压接头和第六螺钉压接头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第一螺钉压接头、第二螺钉压接头,第三螺钉压接头、第四螺钉压接头、第五螺钉压接头以及第六螺钉压接头上装有压接螺丝,在第一螺钉压接头和第二螺钉压接头外套保护套。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连接器外壳和所述螺钉压接件之间还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螺帽与连接器外壳通过螺纹连接。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保护套设为与线缆颜色相匹配的颜色。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所述连接器外壳为直型外壳或弯型外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兴威联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兴威联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5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