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环保透水混凝土道路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64923.9 | 申请日: | 2021-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96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9 |
发明(设计)人: | 潘军海;吴立峰;黄磊磊;姜云;杨帆;朱玉龙;沈波;牧启灯;黄刚;谢仁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萧山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5/06 | 分类号: | E01C5/06;E01C11/00;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6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环保 透水 混凝土 道路 | ||
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环保透水混凝土道路,其包括两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路肩石。其还包括若干连接于两路肩石上的预制单元,若干所述预制单元沿路肩石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预制单元包括若干围边肋、透水部以及连接于两路肩石之间且用于支撑透水部的支撑肋,若干所述围边肋依次首尾连接且中部围合形成透水容纳腔,所述透水部填充且固定连接于透水容纳腔内。本申请具有减少现场浇筑透水部的步骤,减少对现场环境的污染,并且缩短施工工期的效果。
技术领域
在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环保透水混凝土道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现代化经常不断加快,同时,城市的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
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和无砂混凝土,透水混凝土常用于骑行道和步行道上。透水混凝土具有15%-25%的孔隙率,具有高透水性,透水速度达到31-52升/小时。采用透水混凝土的道路,通过其自身的孔隙能够让雨水流入地下,有效补充地下水,缓解城市的地下水位急剧下降、缓和城市热岛效应等的一些城市环境问题。
现有透水混凝土道路通常采用现场浇筑的方式,现场施工的工期长,较为浪费人力,并且现场浇筑施工由于会采用到水泥,也易对现场环境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工期以及减少施工对现场环境的污染,本申请提供一种装配式环保透水混凝土道路。
一种装配式环保透水混凝土道路,包括两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路肩石,其还包括若干连接于两路肩石上的预制单元,若干所述预制单元沿路肩石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预制单元包括透水部以及围绕透水部的若干围边肋,所述围边肋依次首尾连接且中部围合形成透水容纳腔,所述透水部填充且固定连接于透水容纳腔内;预制单元的下表面连接有用于支撑透水部的支撑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预制单元的围边肋和透水部均工厂预制形成,运输至现场后安装在两路肩石上,相较现场浇筑透水混凝土,能够节省透水混凝土的拌制以及养护的步骤,从而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以及减少对现场环境的影响。支撑肋能够将透水部受到的部分荷载直接传递给支撑肋下方的地基,提高透水部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透水容纳腔内设置有附加肋,所述附加肋的两端固定连接于平行路肩石的两围边肋上,所述附加肋沿路肩石的长度方向分布有若干根,所述附加肋与透水部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附加肋分隔透水容纳腔,通过附加肋与透水部之间的连接,从而提高透水部的稳定性能。
优选的,所述附加肋和围边肋朝向透水部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侧支撑杆,所述侧支撑杆背离附加肋或是围边肋的一端伸入至透水部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侧支撑杆能够提高附加肋或是围边肋与透水部之间的连接性能。
优选的,所述透水容纳腔的腔底设置有碳纤维网,所述碳纤维网遮蔽容纳槽的槽底,所述碳纤维网的边沿与围边肋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绷紧状态下的碳纤维网能够对透水容纳槽内的透水部底端形成支撑,从而提高透水部的连接稳定性能。
优选的,两所述路肩石上表面上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沿所在路肩石的长度方向设置,两所述限位槽相向的两侧分别与路肩石相向的两侧平齐,两所述限位槽形成安装空间,若干所述围边肋以及透水部连接于安装空间内,平行所述路肩石的围边肋的下表面将抵接于限位槽的槽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围边肋和透水部形成的预制单元安装于两限位槽形成的安装空间,限位槽的槽壁将限制预制单元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提高预制单元与两路肩石之间的连接性能。
优选的,所述支撑肋平行路肩石设置,所述支撑肋位于两路肩石之间,所述支撑肋上设置有用于清理透水部下表面的防堵清理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萧山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萧山水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4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