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炼化油泥绿色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4593.3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98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山;张文艺;陈慧娴;何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11/14 | 分类号: | C02F11/14;C02F11/127;C02F11/15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刘峰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泥 绿色 分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炼化油泥绿色分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配制热洗药剂溶液、混合、超声分散、离心、热洗1、热洗2、热洗3。本发明有着简化处理设施,优化处理流程,采用超声‑生物热洗协同方法,处理流程为3步,实现除油率达82.6%、清洗剂可回收重复使用、产物无污染可进行深度处理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炼化油泥绿色分离方法。
背景技术
炼化油泥是石油生产、炼制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危险废弃物,通常以油包水(W/O)的形式存在。其中含有大量的石油烃和有毒有害物质,如碳氢化合物、致病菌和重金属等,如果处置不当,不仅浪费石油资源,还会严重污染环境,危害人类健康。国外制定的炼化油泥处置标准:用于道路建设的土壤中石油烃总含量不超过5%;农用土壤石油烃总含量小于0.3%。我国也将其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版)》(废物类别HW08,废物代码251-002-08)。因此,对炼化油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外对炼化油泥的处理技术主要有热解法、焚烧法、生物法、溶剂萃取法和热化学清洗法等。热解法、焚烧法在处理过程中消耗大量能源,产生废气污染环境,燃烧不充分还易造成污染物转嫁,影响产物性质。溶剂萃取法和热化学清洗法处理效率高,但其易造成二次污染,产物不能进一步深度处理。生物法处理彻底,但其周期长,对环境要求苛刻。
当前本技术领域中的发展如下,在《化工进展》2013年32卷第12期2952-2960页报道了刘皓的研究成果:脂肽-糖脂混合型生物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在正辛醇作为助剂下,驱油率达73.5%。《化工环保》2019年39卷第2期2952-2960页报道了王晓峰的研究发现:内脂型槐糖脂在NaCl作为助剂下,经过热洗后油泥含油量明显下降。中国专利公开号CN1724422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流动式多级化学热力清洗油泥的方法,通过高压循环热水冲洗含油污泥,采用多级洗槽串联清洗,并向清洗槽分投不同的化学药剂,最终原油回收率达80%以上。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583919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油泥热水洗的装置及方法,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和碳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经热洗后除油率可达80%以上。由于化学热洗技术并不能完全将油泥中油分完全去除,故在化学热洗后需对油泥进一步处理,而油泥残渣易在化学热洗处理中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新的产物,影响油泥的深度处理,并产生二次污染。因此,以上两种方法对油泥油分的去除均有一定的局限性,深度处理炼化油泥难题尚未有效解决。基于这些技术方法的处理设施一般为多级、流程较长且复杂,化学清洗剂难以回收,资源浪费,油泥处理不彻底,产物富含化学物质,无法进行深度处理,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583919A的发明专利中,处理设施共21级,处理流程为6步,清洗后药剂还需要通过加入絮凝剂回收处理,处理后的油泥残渣富含剩余化学表面活性物质,还要作为危险废物处置。
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处理流程简单、除油更加彻底且无二次污染的新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那个会做些简化或忽略以促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炼化油泥分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其中一个目的是,克服现有炼化油泥分离方法的不足,提供一种炼化油泥绿色分离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炼化油泥绿色分离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配制热洗药剂溶液:使用生物表面活性剂混合,溶于水中,再加入NaCl配制热洗药剂溶液;
混合:将热洗药剂溶液与炼化油泥混合;
超声分散:将混合后的热洗药剂溶液与炼化油泥在超声条件下分散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45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