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3139.6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4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晨星;卢育发;宋伟龙;宋启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2 | 分类号: | C02F3/02;C02F3/10;C02F3/12;C02F3/34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和聚龙 |
地址: | 233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生物降解 装置 | ||
1.一种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为:
包括进水端阀门、出水端阀门、变频水泵、曝气组件、至少一组排气组件和至少一组生物净化组件;
曝气组件包括曝气管、曝气泵和曝气器,曝气管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曝气器处于曝气管内部下侧,曝气泵的出气口与曝气器连接;
所述生物净化组件包括生物膜管和若干生物膜载体,生物膜管竖直布置,生物膜管顶部具有第一通孔,生物膜管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若干生物膜载体布置在生物膜管内;
所述排气组件与所述生物净化组件为一一对应关系,排气组件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进口与生物膜管顶部具有第一通孔连通,气液分离器的出口与外部连通;
曝气管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与生物膜管的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通过管路构成循环净化水路,进水端阀门设置在循环净化水路的管路上,外部污水通过进水端阀门进入循环净化水路内,出水端阀门也设置在循环净化水路的管路上,完成净化的过滤水通过出水端阀门流出循环净化水路,变频水泵也安装在循环净化水路的管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的生物膜载体为粗丝加密生物绳挂膜载体、辫形生物挂膜填料、多毛型片状组合生物挂膜填料、弹性体生物膜填料、空心球生物膜填料、网状生物挂膜填料或生化棉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生物净化组件还包括挂架,挂架布置在生物膜管内,若干生物膜载体挂载在挂架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生物净化组件还包括缓冲盘,所述缓冲盘安装在生物膜管上端靠近第一通孔位置处,缓冲盘具有若干贯穿其上下端面的导流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生物净化组件包括至少两组长条形的生物挂膜载体,所有长条形的生物挂膜载体沿生物膜管轴向方向螺旋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曝气组件的曝气泵固定安装在曝气管外侧,曝气泵的出气口通过软管与曝气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是:
本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包括若干组生物净化组件,曝气管的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分别与所有生物净化组件的生物膜管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通过管路构成循环净化水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生物净化组件的生物膜管的第二进水口处于生物膜管的上端,生物膜管的第二出水口处于生物膜管的下端,所有生物净化组件的生物膜管的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曝气管的第一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变频水泵安装在生物膜管的第二出水口于曝气管的第一进水口之间的管路上,所有生物净化组件的生物膜管的第二进水口分别与曝气管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好氧生物降解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生物净化组件的生物膜管的第二进水口处于生物膜管的下端,生物膜管的第二出水口处于生物膜管的上端,所有生物净化组件的生物膜管的第二进水口分别与曝气管的第一出水口通过管路连通,变频水泵安装在生物膜管的第二进水口于曝气管的第一出水口之间的管路上,所有生物净化组件的生物膜管的第二出水口分别与曝气管的第一进水口通过管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天柱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313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