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桑色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免疫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962230.6 申请日: 2021-08-20
公开(公告)号: CN113559092A 公开(公告)日: 2021-10-29
发明(设计)人: 魏正凯;姜立强;徐京楠;刘炜;高鑫鑫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主分类号: A61K31/352 分类号: A61K31/352;A61P39/02;A61P37/02
代理公司: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代理人: 廖奇丽
地址: 528000 广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色素 及其 衍生物 制备 免疫 毒性 药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桑色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免疫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通过检测桑色素及其衍生物对纳米金属氧化物刺激的禽类的异嗜粒细胞毒性作用、HETs形成和ROS释放的影响,体内实验观察桑色素及其衍生物对禽类血清中HETs形成、氧化应激以及肝、肾功能的作用效果来研究纳米金属氧化物对禽类免疫毒性的治疗作用。经验证:桑色素及其衍生物对纳米金属氧化物引发的禽类免疫毒性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在鸡染铝模型中,桑色素显著地抑制了鸡血清中HETs形成,逆转了氧化应激反应,并减轻了鸡的肝、肾损伤,为开发桑色素及其衍生物的免疫治疗功能,以及发挥其经济价值提供重要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桑色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免疫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因其自身较小粒径和较大比表面积等特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纳米金属氧化物作为纳米颗粒的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耐高温和高反应活性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到工业生产,食品包装,化妆品和建筑业中。然而,频繁使用纳米金属氧化物导致了纳米颗粒在环境内存留。报道证明,纳米金属氧化物颗粒可以通过血脑屏障,血气屏障和胎盘屏障,而且与之相同的较大颗粒相比,具有更高的毒性潜力。据报道,过量纳米金属氧化铝或氧化铜可以影响免疫系统,造成免疫细胞功能障碍,而且能穿过血脑屏障进入大脑,损害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并损害学习和记忆能力从而产生免疫毒性。

中性粒细胞是哺乳动物血液中比例最高的白细胞,可以通过趋化、吞噬等作用进行杀灭病原微生物,保护机体进行免疫防御。2004年,Brinkmann等人发现了中性粒细胞的一种新防御机制,即中性粒细胞能够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来捕获并杀灭病原微生物,其主要是由DNA整体骨架结合多种活性蛋白酶如组蛋白酶、弹性蛋白酶以及髓过氧化物酶等构成。NETs具有极高的杀灭微生物活性,然而NETs释放过量或不及时清除也会造成机体多种免疫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痛风、关节炎等。禽类的异嗜粒细胞功能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中性粒细胞,异嗜粒细胞能够释放类似NETs的网状结构,被称为异嗜粒细胞胞外诱捕网(HETs),其在结构成分上与NETs略有区别,如异嗜粒细胞胞外诱捕网中不含髓过氧化物酶和碱性磷酸酶等。研究发现,纳米氧化铝和纳米氧化铜均具有免疫毒性作用,会诱导异嗜粒细胞释放HETs,且HETs的过度释放直接导致禽类的肝和肾等实质组织损伤。因此,抑制纳米金属氧化物致HETs过度释放对于防治和保障禽类的整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桑色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免疫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桑色素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抗免疫毒性的药物中的应用。

具体的,桑色素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黄酮化合物,可从多种桑树植物和多种草本植物中提取。本发明在纳米氧化铝作用下建立了鸡异嗜粒细胞和雏鸡染铝模型,观察并检测桑色素对纳米氧化铝诱导的异嗜粒细胞免疫毒性以及鸡体内HETs形成、氧化应激和肝、肾组织病理损伤的作用。研究发现,桑色素能够抑制HETs形成和活性氧(ROS)的释放;桑色素还可抑制纳米氧化铝刺激后鸡血清中HETs的形成,逆转血清和肝组织匀浆内的氧化和抗氧化酶(包括MDA、SOD、CAT和GSH-Px)的水平;桑色素同时还可降低纳米氧化铝诱导的AST、ALT和CRE、BUN的释放,并进一步改善了肝脏和肾脏的病理损伤情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桑色素的衍生物为其互变异构体或桑色素药学上可接受的盐。

优选的,所述桑色素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其碱加成盐,选自钠、钾、钙、镁、铁、亚铁、铵或锌盐;或酸加成盐,选自硫酸盐、醋酸盐、盐酸盐、磷酸盐、草酸盐、马来酸盐、富马酸盐、苹果酸盐、酒石酸盐、柠檬酸盐或苯甲酸盐。具体的,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容易分离,可采用常规分离方法提纯,如溶剂萃取、稀释、重结晶、柱色谱和制备薄层色谱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2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