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硼泥实现高硫煤矸石高温固硫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60807.X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94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刚;于茜;刘文宝;彭祥玉;赵亮;赵盼星;左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9B3/40 | 分类号: | B09B3/40;B09B3/25;B09B5/00 |
| 代理公司: |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109 | 代理人: | 李珉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实现 煤矸石 高温 方法 | ||
一种利用硼泥实现高硫煤矸石高温固硫的方法,属于矿产资源固废利用技术领域,本发明方法保证了煤矸石的高效固硫,实现了固废资源的综合利用。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将硼泥粉碎至0.074mm及以下、高硫煤矸石物理破碎至0.5mm及以下,然后将硼泥按照Mg/S质量比为2~9加入到高硫煤矸石粉料中,充分搅拌均匀,获得混合粉料;将混合粉料在400℃~1000℃条件下进行高温焙烧20~120min,实现煤矸石中硫的高效固化。采用本发明可将高硫煤矸石焙烧过程中产生的SO2气体以硫酸镁的形式固定下来,为实现高硫煤矸石的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预处理技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产资源固废综合利用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硼泥实现高硫煤矸石高温固硫的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洗选及加工过程中排放出的质地坚硬的固体废弃物,是我国年排放量和累计堆存量最多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约占全国工业废渣排放量的1/4,我国煤矸石的产量已经积累了70多亿吨,并仍在以每年3~3.5亿吨的速度增长。其中,高硫煤矸石约占煤矸石含量的20%以上,但该类资源综合利用率极低,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与此同时,高硫煤矸石由于硫含量高,在堆放过程中容易自燃释放出大量的SO2等有毒有害气体,腐蚀设备,严重污染周边生态环境,随之也带来了酸雨等生态灾害,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环境破坏。这也严重制约了此类煤矸石的资源化利用。因此,高硫煤矸石中硫的固化是限制其资源化利用的关键。
目前,对于高硫煤矸石中硫的固化多采用高温焙烧固硫,用到的固硫剂多为钙基固硫剂及复配固硫剂等。如专利CN101565291A“一种高硫煤矸石的烧结砖固硫方法”,CN111411008A“一种环保固硫型煤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CN107057796 A“一种高温固硫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这些固硫剂在应用过程中多存在钙利用率低、活性较低、固硫效果较差等问题,尤其在高温条件下效果更差;此外,使用复配固硫剂虽提高了活性,增强了固硫效果,但价格昂贵、生产成本高。因此,寻找开发低廉高效的固硫剂是十分重要的。
硼泥是硼镁石在碱液浸出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渣,富含氧化镁等化学组分,为灰白色、黄白色粉状固体,呈碱性。硼泥的堆存处置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而且会使堆场附近的土壤碱化并引起硼的迁移转化,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对硼泥开展有效的综合利用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利用硼泥实现高硫煤矸石高温固硫的方法,该方法实现高硫煤矸石中的有害元素硫的高效固化,可有效地解决高硫煤矸石生产应用过程中有毒气体SO2的排放,将高硫煤矸石焙烧过程中产生的SO2气体以硫酸镁的形态固定下来,为实现高硫煤矸石的无害化、资源化综合利用提供新的预处理技术。
本发明解决其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硼泥实现高硫煤矸石高温固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硼泥粉碎成粉料,获得固硫剂,高硫煤矸石破碎磨成粉料,然后将硼泥粉料和高硫煤矸石粉料混合,充分搅拌均匀后获得混合粉料;将混合粉料在400~1000℃条件下高温焙烧20~120min,实现煤矸石中硫的高效固化。
所述硼泥粉料与高硫煤矸石粉料的混合比例按照混合料中Mg/S质量比为2~9。Mg为固硫剂硼泥中所含的氧化镁所对应的镁含量;S为高硫煤矸石中所含的全硫含量。
硼泥用量,根据硼泥成分中能与高硫煤矸石焙烧过程释放出的SO2反应的镁含量计算,其计算公式如下式(1):
式中,m0为固硫剂硼泥用量,g;m1为高硫煤矸石用量,g;为硼泥试样中的镁含量,%;为煤矸石试样中的硫含量,%;M0为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24;M1为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32;λ为Mg/S质量比,取2~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080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