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微网格形式下的传送网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60385.6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3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永华;熊军;申毅;韩成愈;户启松;余春辉;任龙;林秀康;郭富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Q11/00 | 分类号: | H04Q11/00;H04L12/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控智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19 | 代理人: | 管士涛 |
地址: | 210019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网格 形式 传送 构建 方法 | ||
1.一种基于微网格形式下的传送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确定城市建成区的潜在业务分布点,并按不同业务类别撒到每个综合业务接入区里,图层呈现;
步骤S2.根据业务密集程度、潜在业务形态、微网格覆盖半径,结合市政道路走向和建筑物情况,将综合业务接入区划分为多个微网格,每个微网格按照不同的覆盖业务内容进行属性划分,每一个业态类型区域根据潜在用户规模可划分为一个或多个微网格;
步骤S3.根据业务点与分纤点接入距离少于300米的要求,完成分纤点部署,原则上末端业务不允许直接接入一级分纤点,一个微网格对应多个分纤点,一个分纤点只能对应一个微网格,以分纤点做为末端业务统一接入点;
步骤S4.根据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基于不同场景模式下的光缆数据进行场景部署,完成微网格内光缆覆盖规划;
步骤S5.选择综合业务接入区内满足条件的基站或室分机房改造为综合接入机房,选择PTN节点或OLT下沉节点,每个带1~4个微网格,作为业务电路上联节点;
步骤S6.网格内同步完成业务计划发展楼宇预覆盖,按照楼宇类型预覆盖标准开展建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网格形式下的传送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业务接入区是指为满足基站、WLAN、集团客户专线、家庭宽带各类业务接入需求,结合行政区域、自然区划、路网结构和客户分布,将城市建成区域或其他业务密集区,划分成多个能独立完成业务汇聚的区域,其中,所述综合业务接入区包括汇聚节点、分纤点、主干接入光缆、配线光缆、联络光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网格形式下的传送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微网格按照不同的覆盖业务内容进行属性划分中的属性包括住宅小区、大专院校、商业区、城中村、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公共绿地、未发展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网格形式下的传送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网格为架空模式或者内部管道可达,其中微网格的大小为上限1200米*1200米,下限100米*100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网格形式下的传送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还包括每个微网格内有1~3个二级分纤点,包括以光交箱、分纤箱、机房ODF为节点的二级分纤点,并已预留/部署分光器,覆盖半径根据业务密集程度在100~600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微网格形式下的传送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分纤点的设置包括一级分纤点选择道路交汇处、业务区域中心位置;二级分纤点可选择商铺沿街、小区外围道路、小区内、综合接入机房内位置,结合接入配线/配线延伸光缆敷设面向末端分纤点,实现末端接入光缆的一级收敛;末端分纤点选择楼宇外围、楼宇内弱电机房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微网格形式下的传送网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根据综合业务接入区内基于不同场景模式下的光缆数据进行场景部署,完成微网格内光缆覆盖规划,包括:
若微网格内只需要新建1个业务光交箱场景模型,相邻微网格有576主干光交箱,且距离不超过1KM,则1业务光交箱通过48芯光缆接入主干光交箱;
若微网格内需要新建小于3个业务光交箱场景模型,相邻微网格有主干光交箱,且距离不超过1KM,则增加一个汇聚型业务光交箱,汇聚光交箱采用144/288芯,微网格内需要新建业务光交箱大于3个,相邻微网格有主干光交箱,且距离不超过1KM,则增加一个主干光交箱,主干光交箱可采用576芯,业务光交到主干光交或汇聚光交光缆采用48芯光缆;
若为以点带面的微网格场景模型,微网格内和相邻微网格都没有主干光交箱,且规划的576主干光交箱(黄色)建设时间不可预期。如果本微网格内有基站,则可以考虑在基站旁边建设局前光交箱(576芯),然后业务光交箱都往局前光交箱接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6038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热炉配套的防爆机构
- 下一篇:引导轮自动化焊接生产线及加工引导轮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