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59626.5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24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顾德明;顾水根;王三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H12/22 | 分类号: | E04H12/22;E04H12/34;E04G21/14;E04G21/18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王玉国 |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古建筑 牌楼 石柱 安装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砼杯型基础具有上大方下小方结构的凹槽,凹槽的底面铺设有钢板,钢板的中心设有用于容纳钢球的凹穴,凹槽的前后左右四侧面铺设有槽钢,石柱的底面中心设有用于容纳钢球的凹穴,钢球置于钢板的凹穴中,石柱竖立置于凹槽中,其底面的凹穴与钢球配合,石柱的四侧面与对应的槽钢之间嵌装入木楔。当石柱吊装入凹槽中后便于通过塞入木楔的方式调节石柱的方向和位置,保证石柱的垂直度;石柱竖立置于凹槽中,其底面的凹穴与钢球配合,可灵活轻松调整石柱,减少石柱与底板的摩擦力,方便校正石柱方向;石柱吊装就位后再楔木楔,方便微调校正、固定;有效解决了古建筑牌楼石柱的承载安装固定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古建筑牌枋越来越普及且体量越来越大,石柱越来越大,以重元寺水天佛国石柱为例,高14米、宽1.2米、厚1.2米,重达52.6吨。用一般吊装工具无法满足安装要求,一石柱安装需要几十人,且无法完成6个石柱安装在一水平面和一直线上,安全无法保障。
因此为了克服上述缺陷,需要设计出一种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承载、施工、安装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特点是:砼杯型基础具有上大方下小方结构的凹槽,凹槽的底面铺设有钢板,钢板的中心设有用于容纳钢球的凹穴,凹槽的前后左右四侧面铺设有槽钢,石柱的底面中心设有用于容纳钢球的凹穴,钢球置于钢板的凹穴中,石柱竖立置于凹槽中,其底面的凹穴与钢球配合,石柱的四侧面与对应的槽钢之间嵌装入木楔。
进一步地,上述的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其中,钢板的厚度为20mm,其长宽尺寸与凹槽底面的长宽尺寸一致。
进一步地,上述的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其中,槽钢为16#槽钢,铺设槽钢的凹槽下方口长宽尺寸与石柱底面的长宽尺寸一致。
进一步地,上述的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其中,钢球的直径为5cm,钢板中心的凹穴和石柱底面中心的凹穴呈半球形,其直径大于5cm。
进一步地,上述的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其中,石柱的底面与钢板间空穴以及石柱的侧面与槽钢间空穴均填充混凝土。
本发明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制作砼杯型基础,砼杯型基础具有上大方下小方结构的凹槽,即凹槽上口大,下囗小;
步骤S2:制作一钢板,长宽尺寸与凹槽底面的长宽尺寸一致,铺设在凹槽底面,并在中心位置上设有用于容纳钢球的凹穴;
步骤S3:制作槽钢铺设固定在凹槽的四侧面,便于规正石柱轴线尺寸;
步骤S4:在加工好的石柱底部开设一凹穴,其直径大于钢球的直径;
步骤S5:钢球置于钢板的凹穴中;
步骤S6:通过起重机将石柱吊装就位,其底面的凹穴与钢球配合,灵活调整石柱的方向和前后位置,石柱底部中心位置的钢球减少石柱与底板的摩擦力,便于校正石柱的方向;
步骤S7:石柱的四侧面与对应的槽钢之间嵌装入木楔,进行微调校正、固定。
进一步地,上述的古建筑牌楼石柱的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其中,石柱的底面与钢板间空穴以及石柱的侧面与槽钢间空穴均灌装混凝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园林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96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