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金属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59373.1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谢哲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宇豪粉末冶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24 | 分类号: | C22C38/24;C22C38/22;C22C33/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2699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粉末冶金 金属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金属,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钨1.5‑2、Cr121.4‑1.6、钒1.0‑1.4、钼3.5‑4.0、碳0.8‑1.2、铁余量,以上各成分总量和为100%;本高强度粉末冶金金属改进了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金属强度过低,难以用于高强度部件和零件的生产的情况,采用本合金制成的产品强度可以达到200Mpa~230Mpa,例如用于插秧机的秧针生产时,采用本合金的秧针的使用寿命达到普通不锈钢秧针寿命的数倍到数十倍,适用于对强度和耐磨要求较高的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金属。
背景技术
粉末冶金是制取金属粉末或用金属粉末(或金属粉末与非金属粉末的混合物)作为原料,经过成形和烧结,制造金属材料、复合材料以及各种类型制品的工艺技术。粉末冶金法与生产陶瓷有相似的地方,均属于粉末烧结技术,因此,一系列粉末冶金新技术也可用于陶瓷材料的制备。由于粉末冶金技术的优点,它已成为解决新材料问题的钥匙,在新材料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粉末冶金包括制粉和制品。其中制粉主要是冶金过程,和字面吻合。而粉末冶金制品则常远远超出材料和冶金的范畴,往往是跨多学科(材料和冶金,机械和力学等)的技术。尤其现代金属粉末3D打印,集机械工程、 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于一身,使得粉末冶金制品技术成为跨更多学科的现代综合技术;
但是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金属强度过低,难以用于高强度部件和零件的生产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金属,其解决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金属强度过低,难以用于高强度部件和零件的生产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金属,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钨1.5-2、 Cr121.4-1.6、钒1.0-1.4、钼3.5-4.0、碳0.8-1.2、铁余量,以上各成分总量和为100%;
进一步的,所述各成分在总重中的占比为碳化钨1.8、Cr121.5、钒1.2、钼3.6、碳1、铁90.9。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高强度粉末冶金金属改进了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金属强度过低,难以用于高强度部件和零件的生产的情况,采用本合金制成的产品强度可以达到 200Mpa~230Mpa,例如用于插秧机的秧针生产时,采用本合金的秧针的使用寿命达到普通不锈钢秧针寿命的数倍到数十倍,适用于对强度和耐磨要求较高的领域。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强度粉末冶金金属,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碳化钨1.5-2、Cr121.4-1.6、钒1.0-1.4、钼 3.5-4.0、碳0.8-1.2、铁余量,以上各成分总量和为100%;
进一步的,所述各成分在总重中的占比为碳化钨1.8、Cr121.5、钒1.2、钼3.6、碳1、铁90.9。
本高强度粉末冶金金属改进了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金属强度过低,难以用于高强度部件和零件的生产的情况,采用本合金制成的产品强度可以达到200Mpa~230Mpa,例如用于插秧机的秧针生产时,采用本合金的秧针的使用寿命达到普通不锈钢秧针寿命的数倍到数十倍,适用于对强度和耐磨要求较高的领域,同时本合金可采用粉末冶金的方式制得,金属损耗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宇豪粉末冶金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宇豪粉末冶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93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黑糖风味美拉德反应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