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混组合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58376.3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6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 发明(设计)人: | 勾春江;高程;张立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恩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459 | 代理人: | 吴尧晓 |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梁结构及施工方法,钢结构包括依次排列的钢梁,相邻面板的边侧之间为第一填缝,相邻面板的对接侧之间为第二填缝,相邻的钢梁之间安装有多组支撑组件,第一填缝下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槽,第二填缝的下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槽。为了防止混凝土浇筑后直接渗透流失,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用于承接混凝土,防止混凝土在振动作用下流失,其中第二支撑槽为永久性支撑,不需要拆除,第一支撑槽通过顶撑件支撑,在混凝土干燥凝固后可拆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设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钢混组合梁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混组合结构是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结构型式。其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所不同。在钢混组合梁结构中,上部混凝土板和下部钢梁通过抗剪键相连而共同承受荷载作用。在弯矩作用下,两者共同工作,上部混凝土板受压,下部钢梁主要受拉,从而充分发挥了两种结构各自的受力特点,达到了充分使用材料的基本设计要求,从而降低了工程造价,该结构组合常用语桥梁施工。
桥梁的钢混组合梁结构在拼装的时候采用的是钢结构与混凝土结构分开安装的方式,安装的时候是在混凝土支撑座上先安装钢结构,然后在钢结构的上层加装混凝土板,混凝土板为拼接式安装,混凝土板与钢结构之间具有剪力连接件进行加固,但是板与板之间只能通过浇筑的方式填缝,混凝土板的边侧具有钢筋延伸,用于混凝土的附着,提高连接强度,但是混凝土板之间没有底部支撑,在浇筑的时候,需要额外添加底部支撑用于防止湿态混凝土流失。因此,本发明主要是在钢结构上加装混凝土支撑组件,用于防止湿态混凝土流失,混凝土凝固后提高混凝土连接强度,减少开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混组合梁结构及施工方法,在钢结构上加装混凝土支撑组件,用于防止湿态混凝土流失,混凝土凝固后提高混凝土连接强度,减少开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钢混组合梁结构,包括用于架设桥梁的支撑柱,相邻支撑柱上侧支撑有钢结构,所述钢结构的上侧支撑有钢筋混凝土制的面板,所述面板沿钢结构依次排列拼装;
所述钢结构包括依次排列的钢梁,所述面板与钢梁上侧支撑面通过剪力连接件固定;
相邻面板的边侧之间为第一填缝,相邻面板的对接侧之间为第二填缝;
相邻的钢梁之间安装有多组支撑组件,所述第一填缝下侧安装有第一支撑槽,所述第二填缝的下侧安装有第二支撑槽,所述钢梁开设有容纳第二支撑槽的槽口,所述第一支撑槽通过顶撑件支撑于支撑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槽和第二支撑槽截面为等腰梯形。
进一步地,所述剪力连接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固定于钢梁上侧面,所述安装板固定有剪力钉,所述面板开设有容纳剪力钉的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钢梁为工字型,所述钢梁的中间支撑部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钢梁的端部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开设有用于连接的螺孔。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相邻钢梁的横梁,所述横梁的中部固定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与两侧钢梁侧壁之间具有斜撑,所述斜撑在正前方投影为V形。
进一步地,所述顶撑件包括相互套接并螺纹配合螺套和螺杆,所述螺套支撑于铰接座上侧,所述螺杆支撑第一支撑槽。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对应支撑第一支撑槽的一端设置有螺栓转件。
进一步地,相邻的钢梁的端部之间具有隔板,所述隔板设置有人孔。
一种钢混组合梁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钢混组合梁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八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37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