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加强铲斗翻转力的装载机工作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58232.8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4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 发明(设计)人: | 黄鹏;刘婷婷;孙德谦;赵玉倩;周秩同;王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
| 主分类号: | E02F3/30 | 分类号: | E02F3/30;E02F3/36 |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 翻转 装载 机工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加强铲斗翻转力的装载机工作装置,包括动臂、起重臂、连杆、摇臂、举升油缸和转斗油缸,动臂的两端分别与机架和铲斗铰接;一个连杆的两端分别与铲斗和摇臂铰接;摇臂的其他部位分别与与起重臂和转斗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转斗油缸的缸套端与起重臂的后端铰接;起重臂分别与动臂和另一个连杆铰接;另一个连杆与机架铰接;举升油缸的两端分别与动臂和机架铰接;本发明采用转斗油缸与起重臂和摇臂铰接的布置形式,有效提高了转斗液压缸的可操作性,加强了铲斗的翻转能力;转斗油缸对称布置的形式,使铲斗具有较强的装载能力,并提高了装载机的工作稳定性与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工程制造使用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装载机工作装置。
背景技术
装载机属于运输机械类,其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装载机铲掘和装卸作业是通过工作装置的运动来实现的,装载机的工作装置由铲斗、拉杆、摇臂、动臂及液压系统组成,装载机工作装置性能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机的工作状态,由于装载机工作环境多变,需要铲斗具有较大的翻转力,以适应不同工况,装载机的作业过程承受多种载荷作用,因此需要装载机在工作过程中更加稳定,需要良好的平动性。
目前,装载机工作装置已不再采用单一的“Z”型连杆结构,其工作中装置种类的增加,提高了装载机的承载能力与可靠性,但仍具有以下的缺点和缺陷:装载机驾驶室的视野不够开阔,不易实现装载机的实时控制;工作装置的承载能力差,翻转力不足,工作效率低;装载机工作时动作缓慢,动力不足,能耗大,中国专利CN202954379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装载机工作装置,能够方便快速的更换各种属具,适应多种工况,但其存在承载能力差的缺点,并且该专利只能实现单臂功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加强铲斗翻转力的装载机。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加强铲斗翻转力的装载机,包括车架、动臂、举升油缸、铲斗、摇臂、起重臂、转斗油缸、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动臂的后端与所述车架铰接于D点,所述动臂的前端与所述铲斗铰接于J点;所述第一连杆的前端与所述铲斗铰接于A点,所述第一连杆的后端与所述摇臂铰接于K点;所述摇臂的后端与所述起重臂的前端铰接于I点,所述摇臂的前端与所述转斗油缸的活塞杆端铰接于B点;所述起重臂的后端与所述转斗油缸的缸套端铰接于C点,所述起重臂与所述动臂铰接于H点,所述起重臂与所述第二连杆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后端与所述车架铰接于E点;所述举升油缸的活塞杆端与动臂铰接于G点,所述举升油缸的缸套端与所述车架铰接于F点;所述动臂与所述车架、所述连杆以及起重臂之间的四个铰接点构成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转斗油缸与所述起重臂以及所述摇臂铰接,构成三角形结构;所述举升油缸与所述车架、所述动臂铰接,构成三角形结构。
所述动臂与所述摇臂通过所述起重臂连接。
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转斗油缸以及摇臂与起重臂均可布置为单结构。
所述举升油缸与转斗油缸的缸套与活塞杆的位置可以互换。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采用转斗油缸与起重臂和摇臂铰接的布置形式,有效提高了转斗液压缸的可操作性,加强了铲斗的翻转能力;转斗油缸对称布置的形式,使铲斗具有较强的装载能力,并提高了装载机的工作稳定性与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本发明的另一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不对称式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未经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2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