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故障报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8039.4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2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震;任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G01K1/02;B65H7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张晶 |
地址: | 257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计算机 故障 报警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故障报警装置,属于电脑座舱技术领域,包括设于线束外侧的采样管,采样管上安装有测温报警机构,采样管终端间隙设有排样管,排样管与采样管之间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延长组件,采样管始端与排样管终端均设有夹线组件。本发明通过在电脑座舱的集中线束上套设采样管,利用采样管上的测温报警机构对显示器失真故障发出警报,避免显示器显卡的燃烧;通过设置可以拖拽延长梳线长度的排样管,并在排样管与采样管之间添加水晶滴胶进行防护,有利于线束保护及降低生产成本,并在采样管始端与排样管终端均设有夹线组件,利用两个夹线组件便于对线束进行梳线整理,使得线束在排线时整齐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脑座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故障报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脑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电脑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为适应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对应多功能计算机的电脑座舱应运而生,现有电脑座舱一般具有配置高、舒适性、多功能等特点,针对一点大型游戏,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由于线束集中,通常有电伴热等现象出现,易导致显示器数据失真,严重影响游戏体验,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故障报警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故障报警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故障报警装置,包括套设于线束外侧的采样管,所述采样管上安装有测温报警机构,所述测温报警机构由壳体、温度感应器、微处理器、电控开关及蜂鸣器组成,所述壳体安装于采样管外壁,所述温度感应器安装于采样管内壁,所述微处理器安装于壳体内部并与温度感应器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电控开关输入端与微处理器输出端信号连接,所述蜂鸣器与电控开关输出端串联;所述采样管终端间隙设有排样管,所述排样管与采样管之间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延长组件,并在所述采样管始端与排样管终端均设有夹线组件。
优选地,所述延长组件包括两个卡接配合的夹板,所述夹板呈菱形结构,且两个所述夹板之间设有圆盖,所述圆盖下端空腔内设有卷簧,所述圆盖上方设有延长线,所述延长线一端与采样管终端连接固定,所述延长线另一端与排样管始端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圆盖中部贯穿设有卷轴,所述卷轴两端分别与两个夹板中部转动连接,并在所述卷轴下部开设有卷簧槽,所述卷簧槽与卷簧始端连接固定,所述卷轴上部开设有贯穿孔,所述延长线穿过贯穿孔并与卷轴上部卷绕。
优选地,所述夹线组件包括固定筒、螺帽筒及梳线筒,两个所述固定筒分别与采样管始端及排样管终端连接固定,所述螺帽筒套设于梳线筒外侧并与固定筒外壁上的螺纹螺纹配合。
优选地,所述螺帽筒终端呈圆台结构,所述圆台结构与梳线筒中部的限位环起过渡配合。
优选地,所述梳线筒始端呈筒夹结构,且所述筒夹结构与固定筒终端插接配合,并在所述筒夹结构每片插接片内壁上设有梳线棱。
优选地,所述夹圈包括与筒体终端连接固定的线圈,所述线圈靠近内径的位置呈环形等间距设有多个夹臂,所述夹臂有套筒、套臂、夹线轮、扭力弹簧及直弹簧组成,所述套筒外端通过销轴与线圈内径外壁转动连接,所述扭力弹簧套设于销轴外侧,且所述扭力弹簧一端与线圈外壁连接固定,所述扭力弹簧另一端与套筒外壁连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套臂外端插设于套筒内端,所述直弹簧固设于套臂外端中部,且所述直弹簧外端与套筒内端插槽连接固定,所述夹线轮为麦克纳姆轮,且所述夹线轮外端与套臂内端连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计算机故障报警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电脑座舱的集中线束上套设采样管,利用采样管上的测温报警机构对显示器失真故障发出警报,避免显示器显卡的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未经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803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