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纵向加压的墙式负压阀门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57602.6 | 申请日: | 2021-08-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2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颜屹丽;陈天宁;邵进;霍凯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39/26 | 分类号: | A61M39/26;A61M39/10;F16L19/03;F16L29/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骁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15 | 代理人: | 赵峰 |
| 地址: | 2001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纵向 加压 墙式负压 阀门 装置 | ||
一种可纵向加压的墙式负压阀门装置,包括墙式接口,墙式接口呈管状,墙式接口内设置有第一止口和第二止口,第一止口和第二止口之间设置有一个密封塞,墙式接口内在第三止口的右方设置有连接头,第三止口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密封圈,连接头的左端面设置有第三密封圈,连接头的侧壁中设置有一个凹槽,凹槽内通过一个销轴铰接有一个转动杆,凹槽的左侧壁中设置有一个开口和一个内腔,内腔中设置有一个第二弹簧和一个复位杆,连接头上套设有一个压力调节旋钮。本发明的一种可纵向加压的墙式负压阀门装置,通过压力调节旋钮能够对连接管进行纵向加压,确保第三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之间密封贴合,能够有效防止该部位的漏气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类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可纵向加压的墙式负压阀门装置。
背景技术
负压吸引是外科病人术后最常用、最重要的干预手段之一,目的是将术后组织腔隙内的积脓、渗出血液、组织液及其他液体进行通常引流,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和疾病康复,同时减少创伤后吸收热的发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要保持负压系统的压力恒定,特别要注意整体负压装置的气密性,防止因装置释压引起负压系统失效。
在现阶段临床工作中,申请人发现墙式负压吸引连接阀为系统中最容易漏气的部位之一。现有技术中,医院中心负压吸引装置的墙式负压吸引连接阀均为弹珠锁扣式固定结构,此结构的缺点为: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容易造成墙式接口与连接头之间固定的不牢靠,使连接头与墙式接口内的胶圈松动,造成接口处的漏气。此外,目前连接头与墙式接口内的胶圈是一种“金属—胶圈”相贴合的结构,长期的金属端的压力容易造成胶圈发生一定程度的形变,加重接口处的漏气现象,该现象会直接造成严重后果,缩短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医院支出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纵向加压的墙式负压阀门装置,所述的这种可纵向加压的墙式负压阀门装置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墙式负压阀门装置的连接头与墙式接口处容易漏气、寿命短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可纵向加压的墙式负压阀门装置,包括墙式接口,墙式接口呈管状,
所述的墙式接口内设置有第一止口和第二止口,第二止口位于在第一止口的右方,第二止口内左端设置有第三止口,第一止口和第二止口之间设置有一个密封塞,密封塞包括一个第一弹簧和一个支撑板,第一弹簧设置在支撑板的左侧,第一弹簧的左端与第一止口的右端面连接,第一弹簧的右端与支撑板的左端面连接,支撑板的右侧垂直连接有一个推动杆,推动杆上套设有一个第一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置在支撑板与第三止口之间,推动杆的右端穿过第三止口,
所述的墙式接口内在第三止口的右方设置有连接头,第三止口的右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二密封圈,连接头的左端面设置有第三密封圈,连接头的左端面中沿轴向设置有一个流道,流道内的左端设置有顶板,连接头的侧壁中设置有一个凹槽,凹槽内通过一个销轴铰接有一个转动杆,销轴位于凹槽的左上端,凹槽的左侧壁中设置有一个开口和一个内腔,内腔通过开口与凹槽连通,内腔中设置有一个第二弹簧和一个复位杆,第二弹簧设置在复位杆的左侧,复位杆的右端穿过开口,第二弹簧将复位杆向右偏置,连接头的右端外壁上设置有示位标,示位标与转动杆位于连接头的同一侧且示位标与转动杆的中心位于连接头的同一个纵截面中,连接头上套设有一个压力调节旋钮,压力调节旋钮与连接头构成方向平行于连接头轴向的滑动副,压力调节旋钮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外螺纹,墙式接口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与外螺纹配合连接的内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的压力调节旋钮的右端设置有凸台。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动杆和顶板均呈十字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示位标呈三角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未经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附属公利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76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银鱼受精卵运输暂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