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臭水体的修复治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7379.5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05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杜浩;刘珮;魏佳;丁磊;诸葛鹏;郝永俊;姬冰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0 | 分类号: | C02F9/00;C02F1/28;C02F1/52;C02F1/56;C02F3/08;C02F3/10;C02F3/30;C02F3/32;C02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体 修复 治理 方法 | ||
1.一种黑臭水体的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的步骤:
S1:环境调查:对治理区内水体划分为若干治理区域,对各个治理区域内水体进行水体检测,并对治理区域周边环境和污染源状况进行调查;
S2:污染源治理:将治理区域内的污染源进行截留控制;
S3:絮凝沉淀:在治理区域水体内投放絮凝剂,投放量为75-100g/m³;
S4:生态清淤:将治理区域内底泥进行清理;
S5:生物处理:在治理区域内投放悬浮填料,并进行水体曝气增氧,悬浮填料的投加比例为占水体体积的30%-50%;当水体内溶解氧大于2.5mg/L时投放水体修复剂,每间隔5-8d投放一次,投放量为35-50g/m³,水体修复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吸附剂35-55份、过硫酸盐20-30份、生石灰2-5份、复合菌剂7-12份;吸附剂由碳酸钙、膨润土、粉煤灰按质量比(3-7):(1.5-3):(0.5-1.2)组成,复合菌剂由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与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按质量比(5-7):(3-5):(2-3.5):(1.5-2.6)组成;
悬浮填料为尼龙6 悬浮填料,平均长度为15cm,直径20cm,挂绳长度100cm;
尼龙弹性悬浮填料表面接枝有对叠氮苯甲酸,尼龙弹性悬浮填料接枝改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尼龙弹性悬浮填料在15%的二甲基亚砜溶液中处理15min,然后经过电子
束照射1min 后备用,辐照剂量为20kGy;
2)、将对叠氮苯甲酸溶于二氯甲烷制得处理液,然后将步骤1)中紫外照射后的
尼龙弹性悬浮填料浸没至处理液内,加入少量过硫酸钾,然后不断振荡下处理
20min 后即得;
S6:植物修复:在治理区域内放置生态浮床,置于生态浮床上种植水生植物,生态浮床面积占治理区域面积的20-35%;
S7:辅助治理:对治理区域水体进行定期清水补给,水体内垃圾定期清理;
S8:治理监测:定期对治理区域内水体治理状况进行监测、记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的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由光合细菌、枯草芽孢杆菌、氨化细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按质量比(1.5-2):(3.5-5):(3-5):(2-3.5):(1.5-2.6)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臭水体的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与过硫酸盐的质量比为(0.35-0.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的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絮凝剂主要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聚丙烯酰胺50-80份、沸石15-30份、活性炭10-18份、硅藻土3-5份、壳聚糖5-7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的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定期投放活性污泥,活性污泥的投放量为(2-5)kg/m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臭水体的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水体内投放絮凝剂48-72h后进行底泥清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臭水体的修复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水生植物为水蕹、长苞香蒲、枯草按株数比例为(5-10):(2-4):(1-3)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北控生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737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