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密封条防护结构及其密封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57339.0 | 申请日: | 2021-08-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8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吴行飞;吕桂芳;邓崛华;唐笙富;宋援朝;曹光有;许宇亮;吴道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鲁斯潘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52 | 分类号: | F16J15/3252;F16J15/3256;F16J15/3284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郑萌萌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条 防护 结构 及其 密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密封条防护结构及其密封防护装置,密封条防护结构包括U型导向架以及并列设置在所述U型导向架内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包括口字型结构和连接在所述口字型结构上的V型结构,相邻的所述V型结构不接触,且相邻的所述V型结构的支臂之间形成缓冲过渡空间,所述V型结构伸出所述U型导向架的开口外侧,所述口字型结构位于所述U型导向架内侧且抵接在自动调节机构上;本发明通过并列设置V型结构的密封条,并在两个密封条之间设置缓冲过渡空间,能够实现多层保护,即便有水汽或杂质穿过第一层密封条,也会进入到两个密封条之间的缓冲过渡空间而进行化解,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磨削中心密封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密封条防护结构及其密封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强力磨削中心可实现一次装夹进行钻孔,铣,强力成形磨等工序,是一种综合钻,铣,磨于一体的多工序专业机床。由于在加工过程中存在喷水冷却的过程,其移动工作台下部的元器件需要进行防水密封处理。
传统的密封防护装置采用多节钢板护罩,每节之间上层均采用密封条密封,压缩比约1:5,所占用长度和高度空间大,而下方无法密封,在全密封高压冲水的工况中,极易进入水雾形成水滴,从而影响内部零部件(轴承,丝杆,导轨)的使用寿命,易生锈,或者,微量粉尘进入轴承丝杆导轨内部会极大的减少精密零件的使用寿命,特别是对高精密的直线光栅尺的影响更为严重。
还有一种通用的多节阻燃性的风琴罩带不锈钢铠甲,压缩比约为1:9,所占空间较小,可实现高速运动,缺点是下方无法完全密封,在全密封高压冲水的工况中,极易进入水雾,从而影响内部零部件的寿命,特别是高精密的直线光栅尺。而且,该结构某一处破损就得全部更换,导致维护成本高,并且,易老化,使用寿命较短。
授权公告号为CN 210118452 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补偿密封结构,包括耐磨密封条,在耐磨密封条的反侧面设有金属支撑弹片,金属支撑弹片顺沿耐磨密封条的长度方向呈间断式弹性支撑,使耐磨密封条密闭顶接在密封面上,该方案能够在金属支撑弹片的作用下实现对耐磨密封条的磨损量补偿,但是该方案所采用的密封条为平面型,其本身具有较低的压缩系数,无法实现与被密封面的紧密接触,而且,接触面的面积相对较大,有一些颗粒或者其他杂质将会严重的影响密封效果,因此,该方案在接触面为面形接触的情况下不一定能够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授权公告号为CN 2627287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V型真空密封圈,密封圈的横截面呈V型,该真空密封圈用于夹在蒸发器部件需要密封的两个端面之间,借助蒸发器的容器内外压力差,密封圈的两个侧边条紧密贴在密封端面上,利用外压力进一步密封,可见,该密封结构是应用于静止状态密封的工况下,并且依靠压力差挤压实现更好的密封效果,并不具有补偿磨损量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封条防护结构及其密封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过并列设置V型结构的密封条,并在两个密封条之间设置缓冲过渡空间,能够实现多层保护,即便有水汽或杂质穿过第一层密封条,也会进入到两个密封条之间的缓冲过渡空间而进行化解,从而能够进一步的提高密封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密封条防护结构,包括U型导向架以及并列设置在所述U型导向架内的密封条,所述密封条包括口字型结构和连接在所述口字型结构上的V型结构,相邻的所述V型结构不接触,且相邻的所述V型结构的支臂之间形成缓冲过渡空间,所述V型结构伸出所述U型导向架的开口外侧,所述口字型结构位于所述U型导向架内侧且抵接在自动调节机构上。
优选地,并列设置的所述密封条之间设置有刚性隔板,所述刚性隔板抵接在所述自动调节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刚性隔板的高度不超过所述口字型结构的高度,所述V型结构之间不设置所述刚性隔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鲁斯潘精密机床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鲁斯潘精密机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73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