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受限空间爬波检测表面盲区试块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7027.X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4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李旭;苏润;康松;王鹏飞;马博伦;张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30 | 分类号: | G01N29/3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闵岳峰 |
地址: | 710048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受限 空间 检测 表面 盲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限空间爬波检测表面盲区试块,包括呈长方体的本体,在本体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在本体下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在本体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一尖槽,在本体下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二尖槽,在本体下表面右侧开设有若干个横通孔。本发明可以用来测量PAUT检测的上表面盲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限空间爬波检测表面盲区试块。
背景技术
对受限空间(焊缝检测区域不足)进行PAUT检测时,因脉冲反射法或PAUT纵波扩散原因导致上表面检测存在盲区。管件因其应力大,必须对其进行全覆盖的无损检测,在制作过程中,往往采用射线检测或水浸超声法进行全覆盖检测。但是在运行过程中,无法对其进行射线检测时,只能采用PAUT检测。而PAUT检测和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存在的共性问题就是表面盲区。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受限空间爬波检测表面盲区试块。试块采用和管件相同或声速相近的材质,通过机加工方式,切削、钻孔、切槽制作而成。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受限空间爬波检测表面盲区试块,包括呈长方体的本体,在本体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一矩形槽,在本体下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二矩形槽,在本体上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一尖槽,在本体下表面左侧开设有第二尖槽,在本体下表面右侧开设有若干个横通孔。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本体的形状为长100mm,宽30mm,高25mm的长方体。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本体上表面左侧10mm处,刻深度为1mm、长度为10mm、宽度为30mm的第一矩形槽。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本体下表面左侧10mm处,刻深度为2mm、长度为10mm、宽度为30mm的第二矩形槽。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本体上表面左侧50mm处,刻深度为1mm、开口角度为60°、长度为30mm的第一尖槽。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本体下表面左侧50mm处,刻深度为2mm、开口角度为60°、长度为30mm的第二尖槽。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在本体下表面右侧20mm处,机加工深度分别为1~8mm的Φ1×30横通孔,共8个。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横通孔用来测量爬波的上表面盲区,以能发现最小横孔的上沿作为上表面盲区。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矩形槽和尖槽分别测量爬波区分不同缺陷的能力。
本发明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本体的材质和管件相同或声速相近。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深度为1~8mm的横孔可以对爬波探头的上表面盲区进行测量;
2、通过观察仪器显示的横孔数量和深度,可大概确定探头的覆盖深度范围;
3、尖槽可测量爬波探头对裂纹等缺陷的分辨能力;
4、矩形槽可综合检测探头的缺陷成像能力、缺陷分辨能力、和缺陷长度、宽度、深度的测量误差。
附图说明
图1为表面盲区试块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702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