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断路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5874.2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成丹;邹爱军;黄天岁;林龙飞;杨志峰;黄泽权;林旭锟;邬光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合兴电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71/02 | 分类号: | H01H71/02;H01H71/10;H01H71/24 |
代理公司: | 温州知远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2 | 代理人: | 汤时达 |
地址: | 325608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断路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操作机构、电磁脱扣机构、灭弧机构以及热脱扣机构,操作机构包括手柄、锁扣、支架、动触头以及U型联杆,手柄与U型联杆一端联动,U型联杆的另一端带动锁扣、支架以及动触头朝向电磁脱扣机构上的静触头方向运动,锁扣上设有联动轴孔,壳体上设有贯穿两侧壁的腰型孔,联动轴孔位于腰型孔内活动;支架上还设有指示面;本发明零部件减少、安装更为方便、反应灵敏度更高、多极联动效果好、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小型断路器是指安装在终端配电线路的保护电器,主要用于线路和电器设备的过载和短路保护。适用于交流50/60Hz,额定电压不超过400V,额定电流不超过63A的场合。
小型断路器一般由电磁脱扣系统、热脱扣系统、灭弧系统、操作机构等部分组成,而操作机构是指用来分、合断路器的组件,操作机构既要保证断路器可靠闭合,也要保证断路器在故障状态下快速分闸,操作机构的性能直接影响小型断路器的功能。但是现有的小型断路器由于内部结构众多,空间利用率小,故多极断路器之间的联动仅可以通过手柄联动,无法通过操作机构与相邻操作机构形成联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
本发明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断路器,其中,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操作机构、电磁脱扣机构、灭弧机构以及热脱扣机构,操作机构包括手柄、锁扣、支架、动触头以及U型联杆,手柄与U型联杆一端联动,U型联杆的另一端带动锁扣、支架以及动触头朝向电磁脱扣机构上的静触头方向运动,锁扣上设有联动轴孔,壳体上设有贯穿两侧壁的腰型孔,联动轴孔位于腰型孔内活动;支架上还设有指示面。
采用此种结构设置,首先通过操作机构的结构设置,减少了很多零部件,从而使得内部的空间利用率增大,通过联动轴孔直接固定在锁扣上,从而实现一体化的配合,节省零部件的前提下,还使得多极断路器之间的联动效果更佳,通过联动轴穿过联动轴孔直接带动操作机构运动,相对于通过手柄之间的联动,此种联动结构反应速度更快,联动效果更佳。指示面直接位于支架上的操作,相当于现有技术中的结构,节省了一个零部件,而且在使用过程中指示面是随之支架转动而转动,因为支架与动触头为联动设置,故此种结构的设定,使得指示面指示更为精准,不易发生误指示。
其中,联动轴孔一端上设有圆孔,另一端上设有弧形孔。
一端为圆孔,另一端为弧形孔的设置,更好的起到一个联动效果,同时,弧形孔还起到一个防误操作的效果。
其中,圆孔与弧形孔不连通。
其中,锁扣与支架平行设置,且两者相对转动形成行程腔,行程腔内设有载扣点、锁扣区以及跳扣区,锁扣区与跳扣区分设在载扣点的两侧。
载扣点的设置,通过锁扣与支架相对转动,使得载扣点的尺寸小于U型联杆的尺寸,从而使得U型联杆固定在载扣点上,实现手柄驱动锁扣、支架转动的效果。当发生跳扣动作时,锁扣与支架反方向转动,使得载扣点的尺寸大于U型联杆的尺寸,从而使得U型联杆脱离出载扣点,此时,U型联杆可以滑动至跳扣区内。
其中,支架朝向锁扣一侧上设有第一凹腔以及第一凸块,第一凸块位于第一凹腔的右侧边壁上,第一凸块呈U字型设置,锁扣上设有锁扣部,锁扣部也为U字型设置,锁扣部与第一凸块、第一凹腔配合形成行程腔。
支架与锁扣采用此种结构设置,通过两者之间的配合形成了行程腔,节省了很多零部件,而且此种结构设置,降低了安装难度,使得安装更为方便,同时零部件数量减少,降低传动过程中的损耗,使得传动的灵敏度更高,反应速度更快。
其中,锁扣部上设有倾斜部,倾斜部上设有锁扣面,第一凸块上设有折弯部,折弯部上设有载扣面,锁扣面与载扣面相对转动形成载扣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合兴电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合兴电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58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