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54875.5 | 申请日: | 202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41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秦力琳;唐凯;罗细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Q1/48 | 分类号: | C12Q1/48;C12Q1/682;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青岛中天汇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41 | 代理人: | 许莉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端粒 活性 方法 | ||
1.一种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的纳米荧光探针利用S1和S2作为多孔载体的阻断材料模拟构建智能锁,有效抑制了载体中信号分子的泄露,避免了假阳性信号的产生。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1是能够被端粒酶触发而发生重复扩增反应的端粒酶引物链,S2是能够与扩增产物发生多重杂交反应的互补型长链分子,它由2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端粒酶引物链S1,另一部分则是端粒酶引物链的扩增产物的互补链S3。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S1和S2的序列从5'端到3'端分别为:AATCCGTCGAGCAGAGTT和AATCCGTCGAGCAGAGTTCCCTAACCCTAA。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载体是表面多孔、中空的金纳米载体。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信号分子是罗丹明B。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端粒酶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2.0mL含有HeLa细胞1.0×107cell/mL的培养液,用pH=7.4的PBS缓冲液重复清洗三次,随后在2000rpm的转速下离心5min,加入200μL细胞裂解缓冲液进行30min的冰浴,最后在4℃,12000rpm的转速下离心20min获得细胞裂解液;
(2)将上述获取的细胞裂解液逐级稀释,分别获得含有不同细胞数目的溶液,具体细胞数目包括:70、100、200、400、600、800、1000、1100、2000、4000、6000、8000、10000个细胞;
(3)将上述稀释好的细胞裂解液分别与20μL纳米荧光探针溶液,1.0μL EXOⅢ剪切酶和10μL dNTPs混匀,并用PBS缓冲液稀释至100μL;
(4)37℃孵育80min后,采用荧光光谱仪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487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微博数据的网络舆情预测方法
- 下一篇:微带-波导转换器和雷达物位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