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碱地苜蓿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2880.2 | 申请日: | 2021-08-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凤霞;王长军;杜建明;王占军;郭永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F17/20;A01B7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62 | 代理人: | 程小芳 |
地址: | 750002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碱地 苜蓿 专用 复合 微生物 菌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盐碱地苜蓿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耐盐碱解磷解钾根瘤菌类复合菌剂、农作物秸秆及废弃枝条、糠醛渣、脱硫石膏、过磷酸钙、黄腐酸。农作物秸秆、废弃枝条以及糠醛渣粉碎烘干后,加入发酵腐熟菌剂并调节水分为60%左右,加入脱硫石膏,好氧固态发酵完成后,添加黄腐酸、过磷酸钙和复合菌剂,即得盐碱地苜蓿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该复合菌肥在改良盐碱地生态环境的同时提高苜蓿产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合理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菌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盐碱地苜蓿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苜蓿(MedicagostativaL.)是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全面,富含粗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元素,被世界公认为最好的牧草,素有“牧草之王”之美誉,其根瘤菌有强劲的固氮能力,可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而且,苜蓿可种植在中低产田和农作物生长不良的盐碱土壤环境中,不与粮油争地,在种植苜蓿的同时还可以改良盐碱土壤、提高土壤氮素养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然而,因为土壤环境为盐碱地,或者中低产田,其土壤养分不能满足苜蓿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需求,故苜蓿的产量一直处于较低状态,在当前畜牧业快速发展壮大和种植业结构调整中对高品质牧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状态下,如何在改良盐碱地的同时提高苜蓿产量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盐碱地苜蓿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在改良盐碱地土壤质量的同时提高苜蓿产量,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合理化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盐碱地苜蓿专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包括如下质量份数的原料:
耐盐碱解磷解钾根瘤菌类复合菌剂3-15份,农作物秸秆28-32份,废弃枝条18-26份,糠醛渣22-26份,脱硫石膏8-10份、过磷酸钙7-15份,黄腐酸5-10份。
进一步地,所述耐盐碱解磷解钾根瘤菌类复合菌剂是由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和中华根瘤菌分别培养离心、冷冻干燥后混合得到的。
进一步地,所述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荧光假单胞菌、地衣芽孢杆菌、解淀粉芽孢杆菌、胶质芽孢杆菌、圆褐固氮菌和中华根瘤菌质量比为1:1:1:1:1:1:1:1:1。
进一步地,所述农作物秸秆为豆类茎秸和禾本科作物秸秆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一步地,所述豆类茎秸包括黄豆秸、蚕豆秸、豌豆秸、豇豆秸、羽扇豆秸和花生藤蔓;所述禾本科作物秸秆包括玉米秸秆、小麦秸秆、水稻秸、高粱秸秆和马铃薯茎秆。
进一步地,所述废弃枝条为枸杞枝条、葡萄枝条、柠条枝条中的一种或两种。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农作物秸秆、废弃枝条和糠醛渣粉碎,烘干,加入发酵腐熟菌剂并调节水分,然后加入脱硫石膏,进行好氧固态发酵后,加入黄腐酸、过磷酸钙和耐盐碱解磷解钾根瘤菌类复合菌剂,造粒即得复合微生物菌肥。
进一步地,所述粉碎为至粒径为80-120目。
进一步地,所述好氧固态发酵温度为60-65℃,发酵时间为10-30天,从发酵开始到发酵物料温度达60-65℃时开始翻料,重复3-5次,直至发酵结束。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复合微生物菌肥在盐碱地土壤修复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复合微生物菌肥还可以应用在废弃资源合理化利用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未经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宁夏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宁夏农林科学院荒漠化治理研究所(宁夏防沙治沙与水土保持重点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28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