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机运行用的半智能偏心度检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52064.1 | 申请日: | 2021-08-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24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王锐琦;李震;张懿;李垣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7/312 | 分类号: | G01B7/312 |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 地址: | 212003***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机 运行 智能 偏心 检测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基于电机运行用的半智能偏心度检测系统,涉及电机检测技术领域,以解决在电机转轴进行测试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测试多个角度,而多个方位的测试装置距离转轴之间的距离也是影响电机转轴偏心度检测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误差,将导致偏心度检测失准的问题,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为L状结构;所述承载底座顶部平面的右端横向滑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左侧的承载底座上纵向垂直安装有门状的检测架;所述承载底座顶部平面前端棱边靠左处垂直固定安装有测试箱。本发明中导向夹套左端侧壁的中部纵向开设有T型状的导向槽,检测柱可在导向夹套中滑动,呈三个方向与电机转轴相接触,可对转轴的偏心度进行全方位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基于电机运行用的半智能偏心度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制造、装配或运行等原因,发电机定转子之间的气隙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均匀,导致一侧气隙较大,另一侧气隙较小,这种现象称为气隙偏心。这种气隙的不均匀不仅会出现在径向上,还可能出现在轴向上。例如水轮发电机转子在水头长期冲击作用下可能产生一定的轴向位移,从而导致定转子间的轴向气隙在一端小而在另一端大,形成气隙轴向静偏心的情况。
目前,对发电机气隙偏心的测量方法多如专利申请书CN202010888636.X中一种测量发电机轴向偏心及温度的装置及方法,包括:信号处理器、环形导轨底板、测距传感器、测温传感器和转接块;所述测距传感器和所述测温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转接块上,且所述测距传感器和所述测温传感器均与所述信号处理器相连;其中,所述转接块可移动安装在所述环形导轨底板上;所述环形导轨底板上开设有多种半径的圆环导轨,且不同半径的圆环导轨之间均径向相连通。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测量发电机轴向偏心及温度的装置和方法,装置可靠、易于实现,可同时对不同程度的发电机轴向偏心及温度进行测量,弥补当前空白,为发电机的故障监测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可能。
在电机转轴进行测试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测试多个角度,而多个方位的测试装置距离转轴之间的距离也是影响电机转轴偏心度检测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误差,将导致偏心度检测失准。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基于电机运行用的半智能偏心度检测系统,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基于电机运行用的半智能偏心度检测系统,以解决在电机转轴进行测试的过程中,由于需要测试多个角度,而多个方位的测试装置距离转轴之间的距离也是影响电机转轴偏心度检测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误差,将导致偏心度检测失准的问题。
本发明基于电机运行用的半智能偏心度检测系统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基于电机运行用的半智能偏心度检测系统,包括承载底座;所述承载底座为L状结构;所述承载底座顶部平面的右端横向滑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左侧的承载底座上纵向垂直安装有门状的检测架;所述承载底座顶部平面前端棱边靠左处垂直固定安装有测试箱;所述检测架三个棱边中部位置处均垂直滑动安装有检测柱,检测柱的内端与电机的转轴相切;所述检测柱安装位置左侧的检测架上平行滑动安装有L状的触发板组;所述调整架横向垂直安装在承载底座顶部平面靠左处,调整架的右端与电机的转轴相对。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底座包括导向卡台,所述承载底座顶部平面右端横向固定安装有十字状的导向卡台,电机的下端支撑座则横向滑动卡接在导向卡台中。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架包括导向夹套、插板和导向槽,所述检测架的三个棱边中部位置处分别固定安装有U状的导向夹套,检测柱则滑动安装在导向夹套中;所述导向夹套的右端开口之间纵向滑动安装有插板;所述导向夹套左端侧壁的中部纵向开设有T型状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柱包括相切轮、触发柱和缓冲弹簧,所述检测柱的内端转动安装有相切轮,相切轮的内端与电机的转轴外壁相切;所述检测柱的外端垂直固定安装有触发柱;所述触发柱上套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外端抵在触发板组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20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