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型荧光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50323.7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1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黄凯;杨盛兵;陈辰;汤亭亭;赵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9K11/02;G01N21/64;A61K4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周琼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荧光 纳米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型荧光探针,所述荧光探针包含Cy7染料以及IR786S染料。针对现有的荧光纳米探针特异性和灵敏性不高,检测的细菌浓度有限,以及无法实现广谱细菌检测的问题,本申请的荧光探针在检测广谱细菌时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荧光探针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细菌感染诊断的组合型荧光探针。
背景技术
病原微生物诱导的ROS自由基在感染介导的疾病发生和生物体内抗性中起着重要作用。活性氧自由基(O2-,·OH,H2O2,ClO-等)来源于细胞内NADPH氧化酶和线粒体呼吸链,广泛参与感染相关的炎症反应。因此,活性氧是鉴别感染的重要指标之一。
目前研究细菌感染和检测活性自由基异常变化的常规方法主要依赖于组织学或生化等终点分析方法。这些方法在实时监测自由基动态变化与感染病理演变的关系方面存在局限性,不足以准确诊断感染性疾病,以及为早期治疗和干预提供依据。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更简单有效的自由基实时检测方法。
近年来,荧光成像在体内外检测自由基方面显示出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并能有效地解释自由基应激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机制。但目前很少有特异性次氯酸根应答的荧光探针分子,用于感染组织的诊断。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荧光纳米探针特异性和灵敏性不高,检测的细菌浓度有限,以及无法实现广谱细菌检测的问题,提供一种兼具广谱细菌检测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荧光纳米探针在检测广谱细菌时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组合型荧光探针,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包含Cy7染料以及IR786S染料。
优选的,所述荧光探针中Cy7染料与IR786S染料的摩尔比为1:(0.1-10)。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荧光探针中Cy7染料与IR786S染料的摩尔比为1:1。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Cy7染料和IR786S染料吸附在表面含有多巴胺或者其衍生物的纳米材料表面。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Cy7染料和IR786S染料吸附在包裹有聚多巴胺的纳米材料表面。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上述组合型荧光探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表面含有多巴胺或其衍生物的纳米材料,与含Cy7的溶液共混吸附若干小时,离心之后,再与含IR786S的溶液共混若干小时后,离心冷冻干燥。
优选的,含Cy7的溶液和含IR786S的溶液的浓度均为1mg/ml。
所述的纳米材料为本领域常见纳米材料,例如可为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或者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上述组合型荧光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探针用于制备检测次氯酸根离子的试剂。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上述组合型荧光探针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用于制备检测细菌感染的试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针对现有的荧光纳米探针特异性和灵敏性不高,检测的细菌浓度有限,以及无法实现广谱细菌检测的问题,提供一种兼具广谱细菌检测荧光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荧光纳米探针在检测广谱细菌时具有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
附图说明
图1是Cy7和IR786s的荧光曲线,图1中上方为Cy7的荧光曲线,下方为IR786s的荧光曲线;
图2是IR786s的1H-NMR核磁谱图;
图3是荧光探针ClO-特异性应答测试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03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高温报警自锁无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设有导油槽的纺织机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