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颅微血管减压术切口中神经内镜多维度支撑固定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50002.7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6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冯金周;胡珊珊;徐如详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90/5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微血管 减压 切口 神经 多维 支撑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颅微血管减压术切口中神经内镜多维度支撑固定装置,包括可调式牵开组件以及转动连接在可调式牵开组件上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沿可调式牵开组件移动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端部的固定挡圈、驱动支撑杆移动的驱动组件、用于锁定定位块与可调式牵开组件转动角度的第一锁紧件以及用于锁定支撑杆伸缩运动的第二锁紧件。通过可调式牵开组件带动固定组件进行竖向角度的调节,同时配合固定组件自身的长度伸缩调节、水平旋转角度调节,从而形成三维体系内的灵活调节,保证内镜能够准确的可靠的达到术区位置,并在术区位置内根据实际手术需要进行灵活运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颅微血管减压术切口中神经内镜多维度支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全神经内镜下颅微血管减压术,具有创伤小,辨别责任血管可靠,手术效果好等优点被神经外科医生广泛采用。手术入路与常规显微镜下一致,采取耳后发际内小切口。神经内镜与操作器械均需要通过此切口和骨窗进入桥小脑三角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常分为三种操作模式:
(1)主刀持镜单手操作,即神经内镜由主刀左手持镜,右手实施操作;
(2)助手持镜主刀操作,即由助手持镜伸入到术区,主刀医生双手术显微操作;
(3)专用固定臂持镜,即内镜由专用固定器械使内镜固定于术区,根据需要再调整。
上述三种模式中,以助手持镜主刀操作和专用固定臂持镜两种模式最为临床医生采用。专用固定臂分机械和气动两种,机械臂操作调整复杂麻烦,气动臂操作简单但是价格相当昂贵,故现状为很难在大部分医院推广使用。因此对于大部分的医院在使用全内镜颅微血管减压手术中,常采用助手持镜主刀操作的模式,其优点是随时可根据术区情况进行实时调整,缺点是内镜使用过程中无支持点容易产生晃动,需要有经验的助手才能克服晃动。
更具体来说,鉴于在手术中内镜要随时达到术区要求的角度、深度的复杂要求,临床医生只有采取助手持镜方式才能达到。但助手持镜最大的缺陷在于内镜缺少支撑点,或者在术中靠颅骨窗缘为支撑点进行持镜操作,也容易为患者带来没有必要的手术副损伤,因此要达到助手安全持镜,就需要一种专用于此术式的切口内镜固定装置来解决此问题,将大大方便临床EMVD 手术(全神经内镜下颅微血管减压术)的开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颅微血管减压术切口中神经内镜多维度支撑固定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颅微血管减压术切口中神经内镜多维度支撑固定装置,包括可调式牵开组件以及转动连接在可调式牵开组件上的固定组件;
固定组件包括与可调式牵开组件转动配合且沿可调式牵开组件伸缩运动的支撑杆、设置在所述支撑杆端部的固定挡圈、驱动所述支撑杆移动的驱动组件、用于锁定支撑杆与可调式牵开组件转动角度的第一锁紧件以及用于锁定支撑杆伸缩运动的第二锁紧件。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可调式牵开组件上的定位块、转动连接在定位块上的定位框、轴向贯穿定位框的驱动杆、配合连接在驱动杆上且位于定位框内的齿轮以及设置在支撑杆侧面且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驱动杆的顶端设置有驱动手柄。
进一步地,第二锁紧件包括与定位框螺纹连接的锁紧杆以及设置在锁紧杆端部的锁紧手柄,锁紧杆的端部贯穿定位框且与支撑杆的侧面相抵接。
进一步地,支撑杆包括与齿轮啮合的齿条段以及设置在齿条段端部的万向节,固定挡圈设置在万向节的端部,齿条设置在齿条段上,齿条段、万向节及所述固定挡圈为一体式结构。
进一步地,定位框的顶端内壁设置有凸台,凸台上开设有与锁紧杆外壁面相匹配的弧形槽,且凸台与支撑杆相对应。
进一步地,牵开组件包括第一弧形撑开件以及与第一弧形撑开件通过转轴铰接的第二弧形撑开件,固定组件的定位块设置在第一弧形撑开件或第二弧形撑开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500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