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属毛坯件用磨削机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949806.5 | 申请日: | 2021-08-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忠友;李明;朱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辉荣合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55/06;B24B41/06;B24B27/02;B24B55/00;B24B55/02;B24B41/02 |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李晓星 |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 毛坯 磨削 机床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毛坯件用磨削机床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顶部连接有转动组件,所述调整支架一端连接有打磨壳体,且打磨壳体一端处设有圆弧槽口和圆弧压板,所述打磨壳体外侧连接有切削导料壳,所述打磨壳体连接有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外侧连接有拖动件,所述打磨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加工台上连接有收集件,此金属毛坯件用磨削机床装置,利用转动组件带动工件沿着切削导料壳的刃口处进行切削处理,切削废料进入打磨壳体空腔处,通过拖动件拖动收集到收集件处进行收集处理,由于驱动组件一端与圆弧压板进行压合处理,同时打的拖动件将切削废料进行收集,实现在切削过程中将切削废料和加工面分离同时对加工面的压合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金属毛坯件用磨削机床装置。
背景技术
金属材料经过冲压、锻造、轧制等机械加工方式处理后成为金属毛坯件,金属毛坯件经过初步成效后满足工件的基本尺寸要求,但在其表面处存在不少缺陷,对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工件来说,除了能够满足制品的功能,并能够通过后续加工,满足其装饰性、耐蚀性、导电性等性能要求外,还希望它能够有良好的切削加工特性,为了提高金属毛坯件的表面粗糙度等要求时,通过磨削设备将金属毛坯件表面的毛刺等磨削。
对于现有的汽车圆盘形零部件,例如制动盘等,或者圆盘状阀门,起外侧圆弧面为工作面,需要保持工件表面的光滑度,因此在相应的圆盘形金属毛坯件的圆弧面处进行磨削处理,现有对于圆盘金属毛坯件进行磨削加工时,通过将工件固定在加工台一端,在外侧设置磨削设备,通过磨削设备绕着金属毛坯件运动,实现转动打磨,磨削设备的刃口部分与金属毛坯件表面的毛刺接触后,将毛刺切断,因为磨削设备沿着圆弧面进行磨削加工,切削下的毛刺在沿着圆弧面掉落,切削下的毛刺具有一定高温性,同时磨削设备与金属毛坯件在高速接触下,金属毛坯件表面也具有高温,当切削下的高温毛刺沿着圆弧面接触到高温的金属毛坯件表面时,在热应力影响下,毛刺在圆弧面滑落减慢,使得金属毛坯件表面产生相应的印痕和残余应力,现有需要通过在磨削加工后对工件表面重新打磨,给金属毛坯件加工带来了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金属毛坯件用磨削机床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毛坯件用磨削机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毛坯件用磨削机床装置,包括加工台,所述加工台顶部连接有用于放置工件的转动组件,且转动组件带动工件进行转动打磨,所述加工台上连接有调整框,且调整框连接有调整支架,所述调整支架一端连接有打磨壳体,所述打磨壳体一端处设有圆弧槽口,且圆弧槽口处设有对工件进行辊压打磨的圆弧压板,所述打磨壳体外侧连接有切削导料壳,所述打磨壳体和切削导料壳内部均为空腔结构,且打磨壳体和切削导料壳的内部空腔之间相互连通,所述切削导料壳与工件接触处开设敞口,所述敞口处设有用于对工件侧壁的废料进行切削的刃口,所述刃口上设有将废料引导入敞口的坡面,所述打磨壳体上安装有带动圆弧压板进行转动打磨的驱动组件,且驱动组件外侧连接有拖动切削导料壳内部切削金属废料的拖动件,所述打磨壳体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加工台上连接有正对出料口的收集件,且收集件与转动组件外侧连接用以对掉落在收集件内部的切削废料进行收集处理,便于对圆盘状工件进行磨削处理。
优选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加工台顶部的调整板,所述调整板底部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与加工台顶部连接的调整条,所述调整板底部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输出轴,且输出轴外侧连接有驱动斜齿轮,所述调整板上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连接有与驱动斜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斜齿轮,且转轴另一端连接有放置工件的圆盘槽板,所述输出轴远离驱动斜齿轮的一端与收集件连接,圆盘槽板便于工件的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辉荣合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辉荣合升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98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