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现浇管廊新型模板支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7572.0 | 申请日: | 2021-08-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赵国辉;张宁;何兆芳;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文香达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现浇管廊 新型 模板 支撑 系统 | ||
1.一种现浇管廊新型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主体砼(1)、上部内模板(2)、下部内模板(3)、上部支撑竖肋(4)、水平支撑横肋(5)、上部纵梁(6)、上部斜肋(7)、下部支撑竖肋(8)、水平支撑横肋(9)、下部斜肋(10)、下部纵梁(11)、下部斜肋(12)、上部斜肋(13)、上部连接底板(14)、下部连接顶板(15)、连接螺杆(16)、紧固螺丝(17)、紧固螺丝(18)、上部侧模(19)、下部侧模(20)、上部背楞(21)、下部背楞(22),所述管廊主体砼(1)结构形式为带倒角的矩形截面,由上部内模板(2)和下部内模板(3)、上部侧模(19)及下部侧模(20)组成的支撑系统浇筑砼而成;所述上部模板支架(2)由上部支撑竖肋(4)、水平支撑横肋(5)、上部斜肋(7)、上部斜肋(13)、上部纵梁(6)组成的框架结构;所述上部支撑竖肋(4)、水平支撑横肋(5)、上部斜肋(7)、上部斜肋(13)为一定规格的H型钢或工字钢,彼此之间通过焊接而成,端部均焊接上部纵梁(6),其中上部支撑竖肋(4)底端焊接上部连接底板(14);所述上部纵梁(6)为一定规格的H型钢结构,上翼缘顶面焊接上部内模板(2);所述上部内模板(2)呈“U”形,拐角处斜板与管廊侧墙倒角平行,为一定厚度的钢板,下端预留“L”形企口缝;所述上部连接底板(14)为一定厚度的钢板,其上对称预留两个螺栓孔,能够穿入连接螺杆(16);所述上部侧模(19)、下部侧模(20)为一定厚度的钢板,背部焊接上部背楞(21)、下部背楞(22),同时上部侧模(19)的下端、下部侧模(20)的上端预留“L”形企口缝;所述下部支撑竖肋(8)、水平支撑横肋(9)、下部斜肋(10)、上部斜肋(13)为一定规格的H型钢或工字钢,彼此之间通过焊接而成,端部均焊接下部纵梁(11),其中下部支撑竖肋(8)上端焊接下部连接顶板(15);所述下部纵梁(11)为一定规格的H型钢结构,上翼缘顶面焊接下部内模板(3);所述下部内模板(3)呈“U”形,拐角处斜板与管廊侧墙倒角平行,为一定厚度的钢板,下端预留“L”形企口缝;所述下部连接顶板(15)为一定厚度的钢板,其上对称预留两个螺栓孔,能够穿入连接螺杆(16);所述上部内模板(2)的下端、下部内模板(3)的上端预留“L”形企口缝;所述连接螺杆(16)穿入上部连接底板(14)、下部连接顶板(15)螺栓孔后,上、下面分别使用紧固螺丝(17)、紧固螺丝(18)固定,即可实现内模的支撑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管廊新型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主体砼(1)能通过上部内模板(2)、下部内模板(3)自由固定支撑,内模可随管廊截面的高度不同而自由升降,具体通过在上部连接底板(14)、下部连接顶板(15)之间加垫板或垫块,变化后的上部内模板(2)、下部内模板(3)端部预留的“L”形企口缝之间的空隙,缝隙较大时使用与上部内模板(2)或下部内模板(3)壁厚相同的钢板塞入缝隙即可;缝隙较小时使用发泡聚乙烯棒填塞或发泡聚氨酯喷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管廊新型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内模板(2)、下部内模板(3)连接,使用连接螺杆(16)及紧固螺丝(17)、紧固螺丝(18)机械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管廊新型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内模板(2)、下部内模板(3)均由纵、横向型钢组成的框架结构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管廊新型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侧模(19)、下部侧模(20)为管廊主体外部拼装模板,通过“L”形企口缝块状拼接,能够减小外模吊装压力,降低吊装成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管廊新型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侧模(19)、下部侧模(20)外部按一定间距焊接上部背楞(21)、下部背楞(22),能提高侧向抗弯刚度,变形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管廊新型模板支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主体砼(1)端模,因其侧墙壁厚较薄,且管廊多为带状浇筑,使用钢模或木模封端均可。
8.一种现浇管廊新型模板支撑系统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现浇管廊新型模板支撑系统,具体操作如下:
首先浇筑管廊底板垫层混凝土,养护至设计强度后,进行管廊主体测量放线;
然后绑扎管廊主体底板及侧墙钢筋,吊装组装好的上部内模板(2)、下部内模板(3)支撑系统,调整后使用连接螺杆(16)及紧固螺丝(17)、紧固螺丝(18)连接,管廊截面高度有变化的,可在上部连接底板(14)、下部连接顶板(15)之间加垫板或垫块;再吊装上部侧模(19)、下部侧模(20)组装,外部模板固定可再用斜向支撑或在管廊端部使用横向拉结杆将内外模端部焊接固定;
最后先浇筑底板及底板以上30cm混凝土,养护至一定强度后,再浇筑侧墙剩余混凝土及顶板混凝土,养护至一定强度后,拆除模板并将模板做纵向滑移,即可实现下一阶段管廊主体浇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75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缩机电子式启动系统
- 下一篇:空气变形纱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