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水管网泄露监测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5339.9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39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韩雨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D5/02 | 分类号: | F17D5/02;F17D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凯特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0 | 代理人: | 郑立明;付久春 |
地址: | 100044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供水 管网 泄露 监测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水管网泄露监测装置及系统,装置包括:第一、二物联网泄露监测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三、二、四连接管组件;第一控制阀设在第一连接管组件上,与所述第一物联网泄露监测器电气连接,能开通或关闭第一连接管组件;第二控制阀设在第二连接管组件上,与第二物联网泄露监测器电气连接,能在开通或关闭第二连接管组件,第一、二物联网泄露监测器分别与外部的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能将采集的供水输送管两端的相关数据发送至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并接收云端服务器的处理结果和泄漏控制指令,根据泄漏控制指令分别控制第一、二控制阀的开启或关闭。能方便设在供水输送管上,自动、及时、准确的监测管道泄漏,给泄漏定位以及控制泄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水管网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水管网泄露监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管网工程已经成为推进这一进程的重要基础性条件之一。
目前,为满足城市化进程发展,供水管网、污水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的增容改造工程量大幅度增加。供水管网是城市的基础设施之一,其安全、稳定运行与城市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供水管网漏损的控制工作十分重要,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供水管网的漏损控制工作,并将漏损控制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来研究。
但是,目前对供水管网泄露多数并不能准确检测,也无法及时定位止漏。因此,如何实现对供水管网泄露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水管网泄露监测装置及系统,能对供水管网泄露进行快速、准确的监测,进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水管网泄露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物联网泄露监测器、第二物联网泄露监测器、第一连接管组件、第二连接管组件、第三连接管组件、第四连接管组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其中,
所述第一物联网泄露监测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管组件和第三连接管组件,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组件和第三连接管组件串联在供水输送管的一端;
所述第二物联网泄露监测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管组件和第四连接管组件,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管组件和第三连接管组件串联在所述供水输送管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管组件上,与所述第一物联网泄露监测器电气连接,能在所述第一物联网泄露监测器的控制下开通或关闭所述第一连接管组件;
所述第二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管组件上,与所述第二物联网泄露监测器电气连接,能在所述第二物联网泄露监测器的控制下开通或关闭所述第二连接管组件;
所述第一物联网泄露监测器与第二物联网泄露监测器分别与外部的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能将采集的供水输送管两端的相关数据发送至所述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并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的处理结果和泄漏控制指令,根据所述泄漏控制指令分别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启或关闭。
本发明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供水管网泄露监测系统,包括:
云端服务器和至少一个本发明所述基于物联网的供水管网泄露监测装置;
所述基于物联网的供水管网泄露监测装置的第一物联网泄露监测器和第二物联网泄露监测器分别串联设置在所检测供水管网的供水输送管的两端,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能采集供水输送管两端内的压力数据、泄漏孔隙数据的位置数据,并发送给所述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以及接收所述云端服务器的处理结果和泄漏控制指令,根据所述云端服务器的处理结果和泄漏控制指令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开启或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53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