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基站的应急供电智能控制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4199.3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96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丁飞;王良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良根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13/00;H02H9/02;H02H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大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14 | 代理人: | 蔡沅 |
地址: | 200333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站 应急 供电 智能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基站的应急供电智能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基站供电技术领域。所述用于基站的应急供电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多个连接的基站,所述方法包括:各所述的基站对相邻基站监测直流电压;若所述相邻基站中有至少一个基站的所述直流电压下降至预设值,则对其中一个电压异常的基站应急供电。既能够保障本地基站供电系统自身的供电能力,从而降低本地基站的故障风险,避免故障蔓延,又能对相邻基站应急供电,降低了基站的退服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供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站的应急供电智能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基站的数量日益增多。就目前而言,虽然已有的3G4G基站数量较大,但是退服率较高,其中大部分基站的退服原因是是电源故障,例如交流失电、整流模块失效、蓄电池组欠容失容或过载。可见高可靠基础电源是移动通信基站正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如今,就快速发展的5G即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而言,其承载了物联网、车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承载网、广播电视以及原3G4G功能等等。对于时延要求近1毫秒的5G基站信号系视距传播,其特点是点多面广,平均100米至300米就必须架设一个基站。目前已有的3G4G基站,在供电电源方面具有以下缺点:(1)电压体制48VDC,需要采用DC/DC将-48V升压后再进行传送,多次变换导致效率低下、零部件元器件增加、提高了故障率、加大了维护工作量等问题,不仅损耗高,而且远距离输送困难;(2)功率小,无法适应5G的收发、处理和传输各单元的需求;(3)针对基础电源故障,本地应急措施缺乏。由此可知,现有的3G4G基站电源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和节能等综合指标欠佳。
因此,如何提高基站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降低基站的退服率,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基站的应急供电智能控制方法,应用于多个基站的连接。所述方法包括:各所述的基站对相邻基站监测直流电压;若所述相邻基站中有至少一个基站的所述直流电压下降至预设值,则对其中一个电压异常的基站实施应急供电。
可选的,在所述的对其中一个电压异常的基站应急供电的同时,还包括:若承担应急供电的基站交流失电,则自动退出对所述受援相邻基站的应急供电。
可选的,所述用于基站的应急供电智能控制方法还包括:各所述的基站监控自身供电系统的工作状态;若出现异常状态,则发出告警动作。
可选的,所述告警动作包括发出声或光、LCD显示提示信息、回授以及干接点切换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的若出现异常状态,则发出告警动作的同时或之后,还包括:发出保护动作。
可选的,所述用于基站的应急供电智能控制方法还包括:各所述的基站分别将供电系统的工作参数根据通信协议通过网络传输至上位机服务器;所述上位机服务器将所述工作参数传输至交互单元进行显示;当所述交互单元接收到应急操作时,向所述上位机服务器发送应急报告;利用所述上位机服务器向所述应急报告对应的基站监测工况(上位机接受遥测遥信但不实施遥控,相邻基站的直流电源互供支援在基站本地实施,电路设计采用失效安全容错技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基站的应急供电智能控制系统,包括多个连接的基站,各所述的基站的供电系统包括交流配电单元、整流模块、直流配电单元和监控模块,其中,所述交流配电单元用于输入市电或备份电源;所述整流模块用于从所述交流配电单元取得交流电能,将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并输出到直流母排;所述直流配电单元用于将所述整流模块输出的直流电能提供给所述基站使用;所述监控模块用于监测相邻基站的直流电压,若所述相邻基站中有至少一个基站的所述直流电压下降至预设值,则对其中一个电压异常的基站应急供电。
可选的,各所述的基站的供电系统还包括浪涌保护器,用于抑制瞬态过电压及旁路浪涌电流以保护所述基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良根,未经王良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41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