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伺服双头机器人弯管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4092.9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80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3 |
发明(设计)人: | 黄万永;刘坤;李聪;吴诚骁;高峰;吴钰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B21D7/16;B21D43/1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林志豪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机器人 弯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伺服双头机器人弯管机,涉及到弯管机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机构、转臂机构、主夹机构、辅夹机构、床身机构和旋转电机,支撑机构的一侧设有旋转电机,支撑机构的另一侧设有床身机构,且旋转电机与床身机构连接,用于驱动床身机构进行180°翻转,床身机构上设有转臂机构,转臂机构上设有主夹机构,主夹机构的一侧设有辅夹机构。本发明中的全伺服双头机器人弯管机采用全伺服电机控制,可提高弯管精度和效率,便于维护和实现自动化集成;且采用的双弯头结构,通过弯管机头翻转可在一台机器上实现左弯和右弯工艺,且弯管机与机器人采用同一控制器,可快速实现一体化编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弯管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全伺服双头机器人弯管机。
背景技术
弯管设备在船舶制造、家具、桥梁、汽车行业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弯管质量直接影响着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目前,常见的弯管设备驱动方式可分为人工手动弯管、液压弯管和伺服弯管。其中手动弯管设备一般由固定杆、弯管盘、压管头、施力杆等组成,结构简单,由人工手动进行弯管,但一般精度和弯管能力较差。液压弯管设备一般由油缸、支架和模具组成,通过电动油泵输出高压油产生推力进行弯管,这种设备弯管精度和速度较差,同时常出现液压油漏油等不便于维护的现象。伺服弯管设备一般由伺服电机驱动弯管,弯管精度较高,但模具夹紧和顶紧大部分仍由液压控制,不利于日常维护及自动化集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伺服双头机器人弯管机,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伺服双头机器人弯管机,包括支撑机构、转臂机构、主夹机构、辅夹机构、床身机构和旋转电机,所述支撑机构的一侧设有所述旋转电机,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侧设有所述床身机构,且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床身机构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床身机构进行180°翻转,所述床身机构上设有所述转臂机构,所述转臂机构上设有所述主夹机构,所述主夹机构的一侧设有所述辅夹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转臂机构包括弯管电机、同步带、第一同步带轮和弯管机构减速机,所述床身机构上对称地设有两所述弯管电机,每一所述弯管电机的一侧分别设有一所述弯管机构减速机,两所述弯管机构减速机之间通过一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驱动连接,两所述弯管电机之间通过一所述同步带与所述第一同步带轮驱动连接,每一所述弯管机构减速机的一侧分别与一所述主夹机构连接。
作为优选,还包括联轴器和第二同步带轮,两所述弯管电机之间分别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二同步带轮连接,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轮和所述第一同步带轮。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主夹传动机构,所述主夹传动机构包括主夹电机、主夹减速机、主夹齿轮组件和主夹丝杠,所述主夹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主夹减速机与所述主夹齿轮组件连接,所述主夹电机的两侧设有两所述主夹丝杠,两所述主夹丝杠分别与所述主夹齿轮组件连接,每一所述主夹丝杠的一侧分别设有一所述主夹机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主夹模具,每一所述主夹机构的一侧分别设有一所述主夹模具。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主夹齿轮组件包括若干齿轮,且若干所述齿轮呈交错式分布,每相邻的两所述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作为优选,还包括辅夹传动机构,且所述辅夹传动机构包括辅夹电机、辅夹减速机、辅夹齿轮组件和辅夹丝杠,所述辅夹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所述辅夹减速机与所述辅夹齿轮组件连接,所述辅夹电机的两侧设有两所述辅夹丝杠,每一所述辅夹丝杠分别与所述辅夹齿轮组件连接,每一所述辅夹丝杠的一侧分别设有一所述辅夹机构,每一所述辅夹机构分别与一所述主夹机构相正对。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辅夹模具,每一所述辅夹机构的一侧分别设有一所述辅夹模具。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还包括辅夹随动气缸,每一所述辅夹机构的另一侧分别设有一所述辅夹随动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40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