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塔筒组件及拼接式塔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4046.9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6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眉宏;王康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3/20 | 分类号: | F03D13/20;F16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15 | 代理人: | 林祥 |
地址: | 20024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拼接 式塔筒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塔筒组件及拼接式塔筒。塔筒组件包括管状基体和连接件,管状基体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管状基体内,沿所述管状基体的轴向延伸,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段、中间连接段和下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段不超出所述上端面,且设有开口朝上的浆料容纳槽,所述下连接段伸出所述下端面。该方案中,可以利用连接件连接上下层的塔筒组件,并通过粘接浆料粘接固定,无需使用钢绞线张拉,有效提高了拼接式塔筒的组装效率,避免后期由于钢绞线引起的运维问题,降低了成本。同时,取消钢绞线后,拼接式塔筒的内部空间充裕,有利于塔筒内部附件的安装和布局,提高了内部附件的兼容性和适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风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塔筒组件及拼接式塔筒。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单台设计容量的日益增大,塔筒的高度随之增加,因此对塔筒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管塔式塔筒具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外形美观等优点被广泛使用。
现有的管塔式塔筒,上部设置为传统的钢塔架,下部采用混凝土预制管片,钢塔架和混凝土预制管片通过钢绞线连接。有一种连接方式是采用体外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就是将塔顶锚具和塔底锚具分别安装至塔顶和塔底,顶部和底部的目标锚孔同轴设置,利用卷扬机将钢绞线牵引至对应锚孔,夹片锚固后,使用千斤顶进行张拉,钢绞线仅穿过最顶部一节管片和基础部分;还有一种连接方式是采用体内预应力钢绞线连接,就是每一节管片预埋波纹管,钢绞线穿过每一节管片,将所有管片粘结在一起,同样使用卷扬机进行张拉。
上述连接方式都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到钢绞线,在进行风力发电机支撑塔架钢绞线安装时,通常利用大型吊车或大功率卷扬机、大量程千斤顶等设备,由于整束钢绞线的重量较大,一整束约包含十几根甚至几十根钢绞线,其重量动辄几吨,现场施工作业效率低、危险系数大。另外,安装后的钢绞线互相之间易打搅,极易导致钢绞线松弛,影响张拉效果。体外钢绞线布置占据塔筒内部空间,极易与塔筒爬梯支架、电缆夹块、辅变设施等发生干涉,考虑避让门洞,钢绞线常常不均匀分布,为避免与筒内平台边缘干涉,引起平台设计的兼容性和适用性急速下降。使用体外后张拉无粘结作用的预应力体系,随着塔筒高度的增加两目标锚孔同轴的施工难度会加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塔筒组件及拼接式塔筒,可以降低成本和提高拼接效率。
一种塔筒组件,包括:
管状基体,包括上端面和下端面;及
连接件,设置于所述管状基体内,沿所述管状基体的轴向延伸,所述连接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上连接段、中间连接段和下连接段,所述上连接段不超出所述上端面,且设有开口朝上的浆料容纳槽,所述下连接段伸出所述下端面。
可选的,所述管状基体还包括位于所述上端面与所述下端面之间的侧壁,所述塔筒组件还包括插置于所述侧壁的灌浆嘴,所述灌浆嘴的一端与所述浆料容纳槽连通,另一端伸出于所述侧壁。
可选的,所述塔筒组件还包括插置于所述侧壁的溢流嘴,所述溢流嘴的一端与所述浆料容纳槽连通,另一端伸出于所述侧壁,所述溢流嘴位于所述灌浆嘴的上方,且低于所述上端面。
可选的,沿所述管状基体的轴向的正投影中,所述浆料容纳槽的投影区域包围所述下连接段的投影区域。
可选的,所述中间连接段和/或所述下连接段设置为空心结构。
可选的,所述中间连接段的外表面设有多个凸出所述外表面的凸起。
可选的,所述连接件设有多个,所述多个连接件围绕所述管状基体的轴线分布。
一种拼接式塔筒,包括至少两个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塔筒组件,所述至少两个塔筒组件按上下层堆叠,位于上层的所述塔筒组件的所述下连接段插置于位于下层的所述塔筒组件的浆料容纳槽内;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气风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40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