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精细化管理方法与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43727.3 | 申请日: | 2021-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咏;余增文;李凡;方志;赵华;张宏;高峰;王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G06K9/62;G06F16/22;G06F16/2458 |
| 代理公司: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11011 | 代理人: | 刘瑞东 |
| 地址: | 10085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设备 精细 管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精细化管理方法与系统,属于物联网领域。本发明的设备通过智能终端插座接入物联网系统,智能终端插座可采集该设备的电气参数信息,通过物联网节点将电气参数信息上传到云平台;云平台中部署有人工智能的相关算法,通过对数据的智能化分析,会将分析结果传输到显示模块进行数据展示;云平台也会经智能算法的分析结果直接通过物联网节点下发控制命令给智能终端插座,实现对设备的调控;用户在显示模块可以查看到所有设备的数据。本发明集中的管理能源分配,分项计量设备能耗、预测能耗并分析节能潜力、预判电器设备的运行风险,并可以及时智能响应用户需求,为建筑用电提供节能空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精细化管理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不断改善,人们对建筑功能和室内环境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用电设备走进建筑内,而设备不规范使用、用户节能意识薄弱、没有注意到一些用电细节等原因都会造成电能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公共建筑内电器设备的使用,都是依靠用户个人的使用习惯,没有一套完整的精细化管理系统来管理设备,对于公共建筑用电来说,还有很大的节能空间。
用电设备在出现故障无法正常运行之前会出现一些微小的异常情况,但往往用户无法以现在掌握的技术判断设备是否出现异常,只有当设备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时用户才会联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这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度,甚至会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如果有一种方法可以提前知道设备是不是以最佳方式工作,那么就可以避免这些糟糕的问题。
用电设备的市场广阔,各厂家生产的电器都有自己的一套标准,无法将所有的设备标准统一规范起来,这也就造成无法使所有的设备使用统一的协议连接到物联网上,不能实现智能化的设备管理。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精细化管理方法与系统,以解决现有的用电设备不能实现智能化的设备管理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精细化管理系统,该系统包括,若干智能终端插座、物联网节点、云平台和显示模块,
智能插座,通过无线与物联网节点连接,每一个智能插座有唯一的ID号,设备的插头连接智能插座,智能插座采集接入设备的运行信息,智能插座还能实现通过上位机下发命令控制开关通断电源;
物联网节点,被配置为一种连接智能插座和云平台的中转站,与智能插座通过无线进行通信,再转换以太网与云平台进行通信;以将智能插座上传的数据转送给云平台,将云平台下传的查询或控制命令转送给智能插座;
云平台,被设定为部署有数据库、算法库、条件库、内通信模块和外通信模块;内通信模块连接物联网节点,将其上传的数据储存到数据库中,将实时上传的数据传送给外通信模块;算法库会将数据库中储存的数据运用数据驱动的方式进行再处理;条件库会将算法库中处理数据结果进行条件再比对,根据比对结果下发命令给智能插座完成相应的调控;外通信模块连接显示模块,将可用数据传给显示模块。
进一步地,智能插座采集的运行信息包括32次谐波、电能、功率、周期电流值和电流有效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上述系统的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精细化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
采集设备运行的电气参数数据、设备的类型与运行状态的信息,每经过H时间获取一次当地的天气状况,每经过H时间获取室内是否有人信息,将其保存到数据库中;
获取用户设置分项设备列表和分项调控设备列表;
用户设置每经过时间H进行一次能耗预测,预测下一个时间段H的能耗,设置时间T进行一次设备异常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未经北京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