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闭式组合电气导电杆安装工装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3540.3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2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周继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尹秀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闭式 组合 电气 导电 安装 工装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闭式组合电气导电杆安装工装及方法,包括:第一弧形定位件,第一弧形定位件与母线筒法兰连接;第一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弧形定位件,并设有用于支撑和定位待安装的导电杆的第一凹槽;其中,待安装的导电杆通过沿第一凹槽的轴向滑动,实现与母线筒内的安装座连接。本申请提供的封闭式组合电气导电杆安装工装及方法,打破了人工预测、吊绳调整对接导电杆的施工技术,避免了对接过程导电杆因自身重量以及人工预测误差造成错位、偏位而损坏导电杆或安装座。采用全封闭定位工装,可以保护设备对接过程中导电杆及母线筒不受二次污染,有效杜绝对接过程防尘死区,防尘性能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设备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封闭式组合电气导电杆安装工装及方法。
背景技术
封闭式组合电气设备安装完成后,在进行交流耐压及局放试验过程中,多出现设备内部放电现象。通过寻找故障点并对放电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除开设备制造厂原因,造成设备放电的主要因素有:
1、GIS设备安装过程因磕碰造成内部导电杆或梅花触座存在金属凸起或伤痕,如图1所示。金属凸起在高强度电场中,会发生尖端放电现象。具体地,安装过程因磕碰造成内部金属凸起或伤痕主要是因为传统间隔单元设备连接过程中导电杆的安装方法导致。封闭式组合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导电杆与两侧梅花触座对接安装时,当一侧完成对接安装后,导电杆另一侧为悬空状态,往往出现下垂现象,由于导电杆重量大,母线筒内部空间小,导电杆对接操作难度比较大。传统间隔单元设备连接过程中导电杆的安装方法往往是通过人工预测、吊绳调整方法进行,对接过程采用尼龙吊绳悬挂导电杆,通过人工预测,小幅度调整导电杆与梅花触座对接水平度和垂直度,因导电杆重力作用及人工预测误差的存在,对接过程容易出现因导电杆与梅花触座的错位和偏离,导致导电杆或梅花触座出现磕碰等现象。
2、安装过程设备内部混入杂物和粉尘微粒,如图1所示。这些异物和微粒处在电场强度特别高的情况下,与内部的电气设备产生接触,从而击穿绝缘造成内部放电,尤其是金属微粒,在获得足够的电场能量后,就会克服重力发生移动,当移动到高压电极附近击穿绝缘。具体地,对于安装过程设备内部混入杂物和粉尘微粒造成内部放电的情况,除了设备安装外界环境不达标外,在间隔单元对接过程中,还存在防尘死区——施工人员的毛发、汗水或空气中漂浮的微尘颗粒在间隔单元(导电杆)对接移动过程中飘入设备内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闭式组合电气导电杆安装工装及方法,可以解决或者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封闭式组合电气导电杆安装工装,包括:
第一弧形定位件,所述第一弧形定位件与母线筒法兰连接;
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定位件,并设有用于支撑和定位待安装的导电杆的第一凹槽;
其中,待安装的导电杆通过沿所述第一凹槽的轴向滑动,实现与所述母线筒内的安装座连接。
可选地,包括:
第二弧形定位件,所述第二弧形定位件与所述母线筒法兰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定位件与所述第一弧形定位件对接形成封闭式定位件;
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弧形定位件,并设有用于抵接待安装的导电杆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对接构成封闭式通槽。
可选地,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均为圆弧凹槽,且弧度均为180°。
可选地,包括:
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板,三个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的三个所述第一凹槽呈三角形分布;
三个所述第二支撑板,三个所述第二支撑板对应的三个所述第二凹槽呈三角形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5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