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跨网环境下数据交换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3406.3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52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王军华;曹品奇;黄金;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568;H04L9/32;G06F9/54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黄莹 |
地址: | 21415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数据 交换 系统 方法 | ||
一种跨网环境下数据交换系统,其保证不同网络系统之间的数据安全、可靠地交换,降低不同系统数据对接的复杂度,节约时间成本。本专利技术方案中,交换系统中设置发送端和接收端,将接收数据和处理数据分开,即使在任何一端数据处理和摆渡机异常情况下,另一端可以继续接收数据;发送端第三方系统、接收端第三方系统都有自己的数据交换独享通道交换,通道相互不受干扰;同时,本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块网环境下数据交换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间数据交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跨网环境下数据交换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系统的发展,系统功能和系统架构越来越复杂,网络环境越来越复杂,不同网络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日益频繁。为了避免未知网络连接和数据泄密,不同网络环境进行了物理隔离。处于不同网络环境的系统之间数据有大量交换需求,然而现有的网间数据交换方法,无法同时满足数据交换量大、时效性高、安全性高的技术要求。
发明内容
现有的网间数据交换方法,无法同时满足数据交换量大、时效性高、安全性高的技术要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跨网环境下数据交换系统,其保证不同网络系统之间的数据安全、可靠地交换,降低不同系统数据对接的复杂度,节约时间成本。同时,本专利也公开了一种块网环境下数据交换的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跨网环境下数据交换系统,其包括:发送端、接收端、摆渡机,所述发送端连接发送端第三方系统,所述接收端连接接收端第三方系统,所述发送端第三方系统、所述接收端第三方系统是被物理隔绝的第三方系统;
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送端、所述接收端之间基于消息报文进行通信,交换的消息报文的报文类型包括:发送消息报文、接收消息报文、回执消息报文;
所述发送端包括:数据接收服务、批处理服务;
所述数据接收服务:接收所述发送端第三方系统的数据交换请求,缓存所述发送端第三方系统的发送端数据;生成发送消息报文,放入消息队列;
所述批处理服务:从所述消息队列中批量读取所述发送消息报文,加密并打包所述发送消息报文对应的所述发送端数据,生成待交换数据的数据包;
所述接收端包括:批处理服务、数据发送服务和反馈服务;
所述批处理服务:批量从所述摆渡机读取摆渡文件,并基于所述摆渡文件生成所述接收消息报文;将所述接收消息报文存入数据接收报文队列,等待其他线程消费;
所述数据发送服务:解析所述接收消息报文的数据,从摆渡机读取数据作为待发送数据,发送到所述接收端第三方系统;
数据反馈服务:当所述待发送数据发送成功时,生成所述回执消息报文,并将所述回执消息报文写入所述摆渡机。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接收服务中,如果所述发送端数据为非关系型数据,则将数据缓存到非关系型数据库中,对应的发送消息报文缓存到关系型数据库;
如果所述发送端数据为关系型数据,则将数据和对应的发送消息报文都缓存到关系型数据库中;
所述批处理服务在关系型数据库中读取报文之后,判断报文对应的所述发送端数据的类型,如果所述发送端数据为非关系型数据,则还要去非关系型数据库中读取对应的所述发送端数据;
所述消息报文的报文协议包括:报文结构、报文签名;
所述报文结构包括:报文类型,报文版本号、报文序号、报文加密类型、报文压缩类型、报文数据;
所述报文类型表示报文消息的类型,包括:发送消息、接收消息、回执消息;
所述报文版本号:表示报文版本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未经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340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