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磷灰石结构的高显色性三价Eu离子掺杂的红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2965.2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4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田甜;刘伟;厉文卓;刘琦;张彦;徐家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捷维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1/79 | 分类号: | C09K11/79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磷灰石 结构 显色性 eu 离子 掺杂 红色 荧光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磷灰石结构的高显色性三价Eu离子掺杂的红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红色荧光材料的化学式为Ca3(Y1‑xEux)7(BO4)(SiO4)5O(0x≤20at%),其制备方法是按元素摩尔比称取原料,在研钵中研磨混合后放入马弗炉进行高温固相烧结,最终得到Eu3+掺杂的红色荧光材料,该红色荧光材料在紫外LED芯片激发下具有优异的红色发光性能。本发明的制备原料及最终产物均不含氟等有害物质,且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本发明的红色荧光材料在紫外LED芯片激发时发出红光,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和色稳定性,适用于暖白光LED器照明和显示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磷灰石结构的高显色性三价Eu离子掺杂的红色荧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固体发光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白光LED是一种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体积小重量轻、发热少和寿命长等优点的固态半导体发光器件,被称为第四代光源,广泛应用于交通照明、卫生医疗、国防科技以及植物照明等领域。目前,商业化白光LED制备的主流方案是蓝色LED芯片与黄色荧光粉YAG:Ce3+组合,但由于其光谱中缺少绿光和红光成分,使得发出来的白光显色指数低,色温高,显色性差,难以满足高性能器件的实际应用需求。近期,紫外芯片与三基色荧光粉(红、蓝、绿色荧光粉) 组合得到白光的方法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商用的可被近紫外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仍存在不足之处,如Y2O2S:Eu3+荧光粉热稳定性差、释放H2S和CS2等有害气体。因此,探索在紫外区具有良好稳定性、高亮度和有效吸收的红色荧光粉是非常有必要的。
合适的基质材料是获得理想荧光粉的关键。磷灰石结构化合物被证明是一类优异的基质材料,化学通式为M10(XO4)6Z2(M=Na+,K+,Ca2+,Sr2+,Mn2+,Ce3+,Y3+, Tb3+等;X=P5+,S6+,Si4+等;Z=F-,Cl-,Br-,OH-,O2-等),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63/m。激发剂离子可占据磷灰石结构中两种非等效格位的阳离子位置,加上磷灰石中广泛存在的类质同像替代,使得磷灰石结构具有复杂多变的晶体场环境,成为稀土离子掺杂的优良基质材料。另外,Eu3+具有4f65s25p6的电子构型,在紫外光或阴极射线的激发下可以产生5D0到7FJ(J=1,2,3,4)的能级跃迁,主发射峰位于红光区,常用作红色发光中心。目前未见将磷灰石结构化合物作为基质掺杂Eu3+制备红色荧光材料的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商用的可被近紫外光激发的红色荧光粉仍存在热稳定性差、释放有害气体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磷灰石结构的高显色性Eu3+掺杂的红色荧光材料,该红色荧光材料的化学式为Ca3(Y(1-x)Eux)7(BO4)(SiO4)5O,其中,0x≤20at%,所述红色荧光材料的发光中心为稀土离子Eu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捷维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捷维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9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