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壳熔断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42917.3 | 申请日: | 2021-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6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段少波;王欣;石晓光;戈西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85/05 | 分类号: | H01H85/05;H01H85/055;H01H85/38;H01H69/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张举 |
| 地址: | 710077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6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熔断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壳熔断器及其制备方法,其中,包括熔体和固化灭弧件;固化灭弧件由粉末颗粒状的灭弧物质固化在熔体的周围而成;熔体穿设在固化灭弧件中,与固化灭弧件一体成型,熔体两端位于固化灭弧件的外侧,在制备的时候首先将熔体固定在工装中,使得熔体的两端能够穿过工装;其次灌入混合的灭弧物质及粘合剂;之后振动使得工装内部的灭弧物质达到特定的密实度;接着将灭弧物质及粘合剂使用常温固化的方式或高温烧结的方式进行固化;最后取出,整形熔体的两端,得到该无壳熔断器。本发明采用灭弧物质与熔体组合一起预制固化的无壳熔断器,熔体与灭弧物质一体成型,易定位,不易被损伤,相对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灭弧一致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熔断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壳熔断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车电池包普遍使用热熔熔断器作为电路的保护器件,如图1所示,热熔熔断器结构包括触刀、盖板、熔体、灭弧介质、瓷管和封帽等,大多数热熔熔断器的熔体狭颈在瓷管内设置成折弯形状。热熔熔断器的工作原理为:当线路中电流超过规定值时,即故障电流出现时,线路电流经由触刀通过熔体,利用电流热积累效应,使熔体设置的电流感知点(狭颈)在一定时间里熔化断开并熄灭电弧,从而安全分断故障电流。
目前,传统的熔断器在生产和使用的时候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熔断器的折弯熔体在装配时不易定位,容易自身折叠过度或者受力损伤,传统熔断器零件较多,装配工序繁多,工艺复杂,传统熔断器多以瓷管作为熔断器外壳,重量较重,体积较大,传统熔断器多采用石英砂作为灭弧物质,生产过程中通过振沙工艺使石英砂填充熔体周围空间,很容易出现振沙不实、不均匀的问题,沙子与熔体不能充分接触,大大影响灭弧性能,灭弧一致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无壳熔断器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灭弧物质与熔体组合一起预制固化的无壳熔断器,熔体与灭弧物质一体成型,易定位,不易被损伤,相对重量较轻、体积较小,灭弧一致性高。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无壳熔断器,包括熔体和固化灭弧件;所述固化灭弧件由粉末颗粒状的灭弧物质固化在所述熔体长度方向的周围而成,用于包裹定位所述熔体;所述熔体穿设在所述固化灭弧件中,与所述固化灭弧件一体成型,所述熔体两端位于分别所述固化灭弧件的外侧,用于连接外部电路。
进一步,位于所述固化灭弧件内部的所述熔体沿其长度方向呈弯折状,所述熔体具有至少一个弯折处,所述熔体中至少一个弯折处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狭颈部,所述狭颈部位于所述固化灭弧件内部。
进一步,所述灭弧物质为石英砂、三氧化二铝砂、陶瓷颗粒或玻璃粉的一种或至少两种的混合。
对于上述的本发明以及提出的一种无壳熔断器,针对其的制作过程,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无壳熔断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熔体固定在工装中;
所述工装由上工装和下工装组成,上工装和下工装均设置有开口,上工装和下工装开口对称设置能够形成空腔,上工装和下工装可拆卸连接;
所述熔体沿其长度方向呈部分弯折状,所述熔体具有至少一个弯折处,所述熔体中至少一个弯折处的至少一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狭颈部,熔体的狭颈部位于所述工装的空腔中,熔体的两端被夹持在所述上工装和下工装接触的面上;
步骤2:将灭弧物质及粘合剂灌入所述工装中;
上工装和下工装开口对称闭合形成所述空腔;
所述工装上开设有用于向空腔中灌入灭弧物质及粘合剂的通孔;
将灭弧物质及粘合剂灌入所述工装中的空腔中。
步骤3:密封工装内腔并静置固化;
通过加密封塞的方式将所述通孔封闭,使得所述空腔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中熔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91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