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蓝光激发的紫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2749.8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1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佳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C09K11/67 | 分类号: | C09K11/67;A61L2/10;A61L9/20 |
代理公司: | 淄博启智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80 | 代理人: | 王燕 |
地址: | 2553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激发 紫外 荧光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光电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光激发的紫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其化学通式为:Msubgt;2/subgt;NZrsubgt;1‑x/subgt;Osubgt;4/subgt;:xA,其中M为Li、Na或K;N为Mg、Ca、Sr或Ba;A为掺杂的发光离子,为Cesupgt;3+/supgt;、Eusupgt;3+/supgt;、Nisupgt;2+/supgt;、Pbsupgt;2+/supgt;或Mnsupgt;2+/supgt;中的一种或多种;x=0.01~0.1,优选x=0.03~0.08。本发明的紫外荧光粉在GaN类蓝色芯片激发下,可发出222nm的紫外光,发光强度高、消毒效率高,应用于新型UV‑LED领域,提供了一种安全无害的紫外光,弥补了传统紫外光对人体皮肤和视网膜有损伤的缺陷,顺应国家安全环保政策的趋势,是取代传统紫外线汞灯的潜在新型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蓝光激发的紫外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紫外线消毒是一种传统的高效消毒方式,其消毒原理是利用紫外辐射能量,破坏微生物细胞的DNA,使细胞失去复制功能,从而达到消毒和杀毒的目的。紫外线消毒广泛的应用于食物用品消毒、公共场所消毒、医疗消毒、空气净化、水处理等领域。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明确提出,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对紫外线和热敏感,因此紫外线也可用于新冠病毒的消杀。
传统的紫外线是通过含汞的气体放电光源制造出来的,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如汞泄露或汞灯被废弃,将对环境造成污染。2016年中国加入世界环境《水俣公约》,按照公约要求,自2020年开始禁止生产及进出口含汞产品,因此传统的汞灯处于被淘汰的边缘。除此之外,虽然紫外线的杀毒效果优良,但由于紫外线用于消毒的波段一般为254nm,该波段的紫外线能够穿透人体皮肤的角质层和角膜,危害人体健康,导致皮肤癌和白内障。
近年来LED器件作为新的技术,由于其体积小、易控制等优点,也应用于紫外消毒中。紫外LED(UV-LED)器件的基本原理为:基体芯片涂敷荧光粉,通过改变荧光粉的化学组成和调节荧光粉的厚度,可以获得相应波段的紫外光。UV-LED技术安全环保、无污染,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已经逐渐开始取代传统的紫外线汞灯。其中UV-LED的核心技术为涂敷所用的荧光粉,鉴于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选用何种荧光粉、采用何种紫外波段,仍在探讨研究中。
中国专利CN103361048A公开一种紫外或近紫外激发LED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根据该荧光粉的化学表达式Cd1-x-yWO4:Sb3+x,Eu3+y分别称取原料,其中0x≦0.03,0y≦0.05;分别将含有Sb3+和含有Eu3+的化合物溶解成硝酸铋和硝酸铕溶液,分别将含有Cd2+和含有WO42-的化合物溶解成各自的溶液;将硝酸锑、硝酸铕和镉盐溶液充分混合后加入钨酸盐溶液,滴加完成后将形成的钨酸盐沉淀抽滤、烘干,制备成的前驱体研磨后,放入坩埚中在空气中煅烧,冷却至室温后取出并研磨即得到样品。该专利用Sb3+和Eu3+取代Cd2+,得到的是钨酸盐荧光粉,在紫外光激发下发出蓝光或者在近紫外光激发下发出黄光。
中国专利CN101962538A公开一种铅激发硅酸钡紫外荧光粉,该荧光粉的化学组成成分由以下化学式表:aMbSi2O7:cPb;(Ba.Sr.Ca)3Si2O7:Pb;其制备原料为:碱土碳酸盐、碱土硅酸盐和氧化物;其制备方法先按比例准确称量原料,然后把原料充分研细混匀后,将混合原料置于高纯刚玉坩埚中,放入高温炉预烧、冷却、研磨,再置于高纯刚玉坩埚中烧结,冷却后进行研磨,制备成纯白色粉末状紫外荧光粉。该专利的荧光粉是一种硅酸盐体系,利用该荧光粉的电荷迁移带与汞线匹配,适于用253.7nm汞线激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职业学院,未经淄博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7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