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2537.X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86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刘长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E04B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谭云 |
地址: | 100069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抗震 梁柱 连接 节点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该结构包括固定柱和横梁,固定柱内部设有空腔,空腔一侧设有连接孔,空腔内部设有固定板,空腔的连接孔处设有连接固定板与横梁的连接块,连接块与横梁之间设有第一减震组件,连接块下方设有连接于连接块与固定柱之间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与固定柱之间设有第二减震组件。本发明的第一减震组件受挤压收缩能够将部分地震能进行消耗,减缓震动影响,横梁能够在第一减震组件作用下进行复位,支撑组件能够通过将推力向固定柱处扩散,第二减震组件有效减缓横梁与固定柱之间的震动,进而能够将地震能进行逐级扩散、消减,降低地震造成的损害,提高梁柱连接节点的抗震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我国建筑业当前仍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现浇建造方式为主的传统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粗放式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我国对高品质建筑产品的需求,我国需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作为新型节能环保的建筑体系被誉为21世纪的“绿色建筑”之一,是我国推广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
现有的钢结构由于采用固定的结构形式,在地震发生时无法有效的进行减震,容易使钢结构损坏,而且现有的钢结构装配节点大多是采用焊接式的方式,因此在发生地震时,地震能会聚集在单一的装配节点处,从而导致装配节点断裂,从而大大的降低了整个装配式建筑钢结构的抗震性能,造成建筑坍塌,另外,在现有技术中,由于传统的装配式建筑钢结构采用焊接,且结构单一,在震后无法快速的对损坏的钢结构节点进行更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式钢结构连接节点采用刚性连接,结构单一,坑震能力较弱的缺陷,实现提升装配式钢结构抗震能力的目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包括固定柱和横梁,所述固定柱内部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一侧设有连接孔,所述空腔内部设有固定板,所述空腔的连接孔处设有连接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横梁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横梁之间设有第一减震组件,所述连接块下方设有连接于所述连接块与所述固定柱之间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固定柱之间设有第二减震组件。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沿所述横梁轴向布置的滑杆以及套设于所述滑杆上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连接块上,另一端通过设于所述横梁上的滑板与所述横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受力连接在所述连接块与所述滑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固定柱包括设于所述连接口处设有凸板,所述凸板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块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第二减震组件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凸板之间。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凸板上的第一斜齿条和设于所述支撑组件上的第二斜齿条,所述第一斜齿条与所述第二斜齿条啮合,所述第一斜齿条通过第二弹性件与所述凸板弹性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块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块之间设有橡胶减震器。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于所述空腔底部的固定槽中,另一端通过固定组件与所述固定柱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板顶部转动槽内的套筒,位于所述套筒内的螺杆,位于所述螺杆下方的第三弹性件,以及驱动所述套筒及所述螺杆转动的驱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抗震梁柱连接节点结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于所述转动槽内的蜗轮以及与所述蜗轮相啮合的蜗杆,所述蜗杆延伸至所述固定板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华商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25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