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内汽油大分子裂解方法及裂解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1941.5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54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沈怀峰;张永芳;王家元;缪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晴空侍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7/02 | 分类号: | F02M27/02;F01N5/02;F02M2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98 | 代理人: | 李俊 |
地址: | 650200 云南省昆明市中国(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大分子 裂解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内汽油大分子裂解方法及裂解装置,涉及汽油裂解技术领域。该机内汽油大分子裂解方法及裂解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反应器壳体上设置有装填机构,装填机构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镶嵌在反应器壳体上,安装底座的上侧设置有密封盖,安装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填料孔,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延伸槽,密封盖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限制杆。该机内汽油大分子裂解装置,通过设置有装填机构,这样可以使安装底座与密封盖之间快速拆卸,从而提高了安装底座与密封盖的拆除效率,不需要去长时间将密封盖拆除,提高了催化剂重新装填时的速度,进一步保障了汽车裂解装置检修时的效率,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油裂解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机内汽油大分子裂解方法及裂解装置。
背景技术
催化裂解,是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对石油烃类进行高温裂解来生产乙烯、丙烯、丁烯等低碳烯烃,并同时兼产轻质芳烃的过程,由于催化剂的存在,催化裂解可以降低反应温度,增加低碳烯烃产率和轻质芳香烃产率,提高裂解产品分布的灵活性,因此催化剂在汽油裂解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汽车裂解反应器中的催化剂一般都是装填在裂解反应管或者裂解腔内,当汽车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催化剂会不断的消耗,因此需要定时对裂解反应器中重新装填补充催化剂,然而现有大多数催化剂装填部位都是采用法兰盘的方式安装,这样就造成检修人员在装填催化剂时需要通过扳手将螺栓拆除才能将催化剂重新补充,螺栓的拆除过程增加了检修人员的操作力度,影响了检修人员拆除时的效率,同时机内裂解反应器上的螺栓长时间放置过程中容易被机油或者其他物质包裹,这样就严重增加了检修人员的操作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机内汽油大分子裂解方法及裂解装置,能够解决催化剂重新装填较为麻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内汽油大分子裂解装置,包括反应器壳体,所述反应器壳体内设置有裂解反应管,反应器壳体上固定连接有下端贯穿进反应器壳体内并且延伸进裂解反应管内的汽油进管,反应器壳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端贯穿进反应器壳体内并且延伸进裂解反应管内的裂解气出管,反应器壳体上设置有装填机构,装填机构与裂解反应管之间设置有填料管;
装填机构包括安装底座,安装底座镶嵌在反应器壳体上,安装底座的上侧设置有密封盖,安装底座上表面开设有填料孔,密封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填料孔相吻合的密封块,填料管的上端与填料孔相通,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分别开设有两个延伸槽,密封盖的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与两个延伸槽相适配的限制杆。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壳体的左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废气进管,反应器壳体的右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废气出管,废气进管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与废气进管相通的旁通管,旁通管内设置有旁通管阀门,反应器壳体的右侧表面镶嵌有延伸进反应器壳体内部的热电偶,有益效果:通过热电偶便于对反应器壳体内的温度进行检测。
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对接榫槽,密封盖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对接榫槽相适配的对接榫块,有益效果:增加了安装底座与密封盖之间的密封性,避免了安装底座与密封盖之间出现松动的情况,进一步保障了安装底座与密封盖之间的牢固性。
优选的,所述对接榫槽的截面设置为波浪状,有益效果:增加了对接榫块与对接榫槽之间的密封性,这样进一步保障了安装底座与密封盖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了催化剂或者裂解反应管内的气体出现泄漏的情况。
优选的,两个所述延伸槽内的结构相同并且呈镜像的形式设置,延伸槽的前侧内壁上开设有内置腔,内置腔内滑动连接有后端延伸进延伸槽内的卡接杆,限制杆面向卡接杆的一侧表面开设有与卡接杆相适配的卡接槽,卡接杆的前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前端贯穿出安装底座外表面的拉杆,拉杆与安装底座内壁滑动连接,拉杆位于安装底座外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拉块,卡接杆的前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套接在拉杆上并且前端固定连接在内置腔前侧内壁上的弹簧,有益效果:拉块可以控制卡接杆在内置腔内前后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晴空侍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晴空侍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19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