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曲条跳甲室内世代饲养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1276.X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魏亦云;龚成慧;罗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兆君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33 | 代理人: | 胡敬红 |
地址: | 100097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曲条跳甲 室内 世代 饲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曲条跳甲室内世代饲养的方法,本发明在26±1℃、相对湿度60%‑80%下进行黄曲条跳甲一个世代四种虫态的连续饲养。将油菜根部内裹湿棉花、外包黑棉布并放入饲养瓶中,接入黄曲条跳甲雌雄成虫;成虫产卵后,在体视镜下收集黑棉布上的卵粒,将其置于24孔培养板孔内以琼脂为基底的黑棉布片上,并放置萝卜圆片作为幼虫食料;卵在黑棉布上孵化后经过幼虫、预蛹和蛹期阶段后羽化为成虫,将成虫用自制吸虫器收集并区分雌雄,此后进入下一世代的饲养。本发明操作简捷,饲养效率高,成本低,能保持黄曲条跳甲室内连续世代的饲养和种群繁衍,便于各生长期试虫的饲养、观察和取用,从而满足其种群遗传研究方面的需求,更能满足科研所需各发育期试虫的持续供应,为黄曲条跳甲的科学研究和田间防治策略的改良提供重要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曲条跳甲室内世代饲养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属鞘翅目(Coleoptera)叶甲科(Chrysomelidae)跳甲亚科(Alticinae),是重要的十字花科蔬菜害虫,在亚洲、欧洲、美洲地区分布广泛。黄曲条跳甲在中国南方为害严重,个别年份在广东和福建对十字花科蔬菜的为害水平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小菜蛾。黄曲条跳甲在中国一年发生2-8代不等,有春、秋两个发生高峰,在广东温湿地区可终年繁殖。
黄曲条跳甲属寡食性昆虫,最喜食十字花科作物如油菜、白菜、萝卜、菜芯、芥菜等。成虫在14℃开始活动,18℃左右可快速跳动及飞行,20-34℃时大量取食,在日平均气温18-24℃时达到活动高峰,同时在植株根周围的土缝中产卵,卵的孵化适温为26℃,而最适相对湿度为100%。黄曲条跳甲生长阶段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幼虫分三个龄期,在进入蛹期前,幼虫有一个不食不动、肌体缩短变粗的时期,称为“预蛹期”,从卵到蛹三个时期均为土栖。黄曲条跳甲以成虫和幼虫分别在地上、地下部取食、世代重叠为害,成虫主要取食植株的生长点和叶片,形成大量孔洞,严重时大面积毁苗;幼虫取食植株根部,造成烂根,导致植株萎蔫死亡,并能传播十字花科蔬菜软腐病,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降低农民收入。目前,黄曲条跳甲主要依靠农药防治,化学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导致其抗药性快速上升,造成防治困难。
由于黄曲条跳甲不同发育期的空间分布具有特殊性,成虫地上为害并产卵于浅土层根系,幼虫地下为害并于土壤中化蛹,这给其室内世代饲养造成很大的困难,限制了黄曲条跳甲生物学、生态学、毒理学研究及田间防治技术的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127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