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光源扫频非线性校正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1236.5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4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喻张俊;朱庭毅;庄芹芹;杨军;徐鹏柏;温坤华;王云才;秦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9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光频域 偏振 串音 测量 光源 非线性 校正 方法 | ||
1.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光源扫频非线性校正方法,所述的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所使用的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光源(10)、待测器件模块(20)、主干涉仪模块(30)、辅助干涉仪模块(40),数据采集模块(50),主干涉仪模块(30)产生主干涉信号Imain(t),同时也设置了辅助干涉仪模块(40),辅助干涉仪模块(40)生成用于校正主干涉信号Imain(t)的辅助干涉信号Iaux(t),所述的校正光源非线性扫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101)是数据预处理,包括测量并记录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系统所生成的主干涉信号Imain(t)和辅助干涉信号Iaux(t)、待测器件(22)的光程差ΔL1、主干涉仪模块(30)光程差ΔL2、辅助干涉仪模块(40)光程差ΔL3,记录真空中的光速c,计算附加延迟常数td,计算辅助干涉仪相位关于时间的关系
步骤二(102)根据辅助干涉仪相位关于时间的关系评估实际的扫频速率γ0(t);
步骤三(103)对进行网格划分,根据辅助干涉仪相位关于时间的关系计算辅助干涉仪相位的最大值,对其进行相位划分,得到划分间隔为的相位网格
步骤四(104)利用插值方法根据相位网格对进行插值间隔为的插值,重新得到时间关于相位的时间网格
步骤五(105)根据步骤一(101)中所得到的附加延迟常数td对时间网格进行时延校正,计算得到插值函数trd=tr+td;
步骤六(106)利用插值方法根据插值函数trd对主干涉信号Imain(t)进行插值得到插值后的主干涉信号Imain(tr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光源扫频非线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101)所述的计算附加延迟常数td为计算主干涉信号Imain(t)和辅助干涉信号Iaux(t)的采集时间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光源扫频非线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101)所述的计算辅助干涉仪相位关于时间的关系为对已经记录的辅助干涉信号Iaux(t)进行希尔伯特变换,得到辅助干涉仪相位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光源扫频非线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二(102)所述的评估实际的扫频速率γ0(t)为根据辅助干涉仪相位关于时间的函数关系对时间求微分,得到的角频率进而可以得到扫频速率γ0(t)=ωc/2πΔL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光源扫频非线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三(103)所述的相位划分为计算所需的采集时间间隔t=1/{[(ΔL1+ΔL2)/c]·2γ0(t)},根据计算得到的角频率ω以及所需的采集时间间隔t,计算相位划分的间隔从而进行相位划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光源扫频非线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四(104)所述的插值方法为样条插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光频域偏振串音测量的光源扫频非线性校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六(106)所述的插值方法为样条插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12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