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差动运动原理的压电驱动器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0981.8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24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冀世军;安永康;赵继;胡志清;代汉达;刘振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N2/04 | 分类号: | H02N2/04;H02N2/06;H02N2/02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杜森垚 |
地址: | 130012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差动 运动 原理 压电 驱动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基于差动运动原理的压电驱动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电驱动器包括基座(1)、差动单元、动子单元及初始间隙调整单元;所述动子单元和初始间隙调整单元分别固定在基座(1)上,所述差动单元竖直固定在初始间隙调整单元上;所述差动单元包括差动柔性铰链(4)、左压电叠堆(5)、右压电叠堆(8)及两个预紧螺钉(9),所述差动柔性铰链(4)整体为对称结构,包括固定架(401)、固定孔(402)、压电叠堆安装槽(403)、预紧螺钉安装孔(404)、Z形柔性铰链组(405)及驱动脚(406);所述压电叠堆安装槽(403)嵌入在固定架(401)中,压电叠堆安装槽(403)前端与Z形柔性铰链组(405)相连,压电叠堆安装槽(403)后端与固定架(401)相连;所述Z形柔性铰链组(405)将驱动脚(406)分别与两侧的压电叠堆安装槽(403)相连;所述左压电叠堆(5)和右压电叠堆(8)分别通过预紧螺钉(9)安装在压电叠堆安装槽(403)内,预紧螺钉(9)通过固定架(401)上的预紧螺钉安装孔(404)作用在压电叠堆安装槽(403)的后端面上;所述左压电叠堆(5)与右压电叠堆(8)结构相同,左压电叠堆(5)整体为一端平面另一端球头形结构;所述压电叠堆安装槽(403)前端为设有U形凹槽的并联对称结构,压电叠堆安装槽(403)后端为H形结构;所述Z形柔性铰链组(405)由4条对称分布的Z形铰链组成,各Z形铰链一端连接驱动脚(406),另一端连接压电叠堆安装槽(403);所述动子单元包括导轨(6)以及滑动连接在导轨(6)上的滑块(7),滑块(7)在差动柔性铰链(4)输出的差动运动的驱动下在导轨(6)上滑动;初始间隙调整单元用于调节差动柔性铰链(4)的驱动脚(406)与滑块(7)之间的初始间隙;同时向所述左压电叠堆(5)和右压电叠堆(8)施加协同驱动电信号,Z形柔性铰链组(405)将产生弹性变形,进而合成并输出差动运动以抑制回退运动;
压电驱动器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0时刻时,压电驱动器处于初始状态,驱动脚(406)处于位置A,通过初始间隙调整单元改变驱动脚(406)与滑块(7)之间初始间隙Δy,并同时测量滑块(7)的输出位移,当输出位移曲线中无水平迟滞部分时,相应的间隙被定义为零间隙;此后,适当扩大初始间隙Δy;
步骤二、第一阶段:在0~t1时间段内,随着施加至右压电叠堆的驱动电压Ur的增加,右压电叠堆(8)将缓慢伸长并推动差动柔性铰链(4)产生弹性变形,在此期间,驱动脚(406)从位置A经历位移x1和y1到达位置B;在此过程中,相位差被定义为
步骤三、第二阶段:在t1~t2时间段内,施加至左、右压电叠堆的驱动电压Ul和Ur保持同步增长,相应地,左压电叠堆(5)和右压电叠堆(8)产生相同的伸长量,在此期间,驱动脚(406)沿y轴正向运动位移y2,直至与滑块(7)接触于位置C,并产生接触力P;
步骤四、第三阶段:在t2~t3时间段内,驱动电压Ul继续增长,而Ur开始下降,二者变化幅度相同,且此变化幅值被定义为推动电压Upush,在此期间,左压电叠堆(5)伸长,而右压电叠堆(8)收缩,二者变化程度相同;在这一过程中,驱动脚(406)沿x轴正向从位置C运动至位置D,由于相对运动的存在,静摩擦力f将产生并作为驱动力驱动滑块(7)沿x轴正向产生与驱动脚(406)相同的位移x2;
步骤五、第四阶段:在t3~t4时间段内,与第三阶段电压变化相反,驱动电压Ul和Ur保持同步下降,则左压电叠堆(5)和右压电叠堆(8)产生相同的收缩量,在此期间,驱动脚(406)沿y轴负向从位置D运动至位置E,相应地产生位移y3,并与滑块(7)分离;在此过程中,滑块(7)始终保持静止因为驱动脚(406)与滑块(7)在x轴方向上没有产生相对运动;
步骤六、第五阶段:在t4~t5时间段内,与第四阶段电压变化相反,驱动脚(406)沿x轴负向从位置E迅速地移动位移x2至位置B,为下一个循环做准备;在此过程中,驱动脚(406)与滑块(7)始终保持分离状态,滑块(7)不会产生回退运动;
步骤七、在t5~tn-1时间段内,驱动器将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六,驱动脚(406)将相应产生周期性的差动运动,与滑块(7)周期性的接触和分离,进而驱动滑块(7)在导轨(6)上进行长行程、无回退的直线运动;
步骤八、在tn-1~tn时间段内,当滑块运行至目标点时,驱动脚(406)从位置E经历位移x3和y4返回至位置A,此次驱动过程的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98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