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链轮座浇铸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40917.X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0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忠全;单学义;蔡生杰;候贺涛;王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鸿源台钳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B22C9/24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李萍 |
地址: | 2614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轮 浇铸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链轮座浇铸系统,包括连通的浇口杯、直浇道和横浇道,所述横浇道的端部设有暗冒口,所述暗冒口与内浇道呈90°连通,所述内浇道与链轮座的铸造型腔连通,所述内浇道与所述铸造型腔的相接处为链轮座的中心孔处。将内浇道与链轮座中心孔处的铸造型腔接触,既能实现360°范围内与链轮座的结构相连,保证铁水迅速注入铸造型腔的上下腔,实现顺序凝固,避免出现缩松现象,同时,内浇道与铸造形成的链轮座的分离处位于中心孔处,因此,分离形成的浇冒口可通过钻削或套料钻等方式去除,避免在链轮座形成浇冒口的痕迹,提高了链轮座的质量,同时避免人工打磨浇冒口产生的危害,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链轮座浇铸系统。
背景技术
链轮座是履带式工程机械的重要部件之一,它主要起承载履带的作用。技术指标除材质有要求外,最重要的是部件材料内部绝对不允许出现缩松。一旦有缩松出现,不但会影响部件强度,更重要的是会造成密封在内的润滑油泄露,从而造成部件剧烈磨损,直至报废。造成链轮座缩松的最根本原因是浇注系统的顺序凝固问题。由于产品结构厚薄不均,浇铸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浇铸完成后链轮座易出现缩松的问题。
目前在链轮座产品上应用最广泛的浇注系统是侧浇系统,侧浇系统主要布置在模具外表面,由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内浇道组成,内浇道是横浇道与型腔连接的部分。侧浇系统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由于内浇道设置在部件外侧,因而浇冒口的设置比较方便,适应性较强;二是清除残留的浇冒口采用人工打磨,工艺操作简单。同时侧浇系统存在以下缺点:一、由于内浇道基本为条形设计,尺寸受限,铁水不会迅速注入型腔,也不能很充足的对毛坯冷却进行强有力的补缩;二、虽然内浇道越大越好,越大越有利于铁水的输送和补缩,但浇冒口过大清除起来比较麻烦且影响毛坯外观质量。三、毛坯外观的浇冒口虽然被清除掉了,但仍会有残留显示;四、清除残留的浇冒口一般采用砂轮机人工打磨方式,人工打磨不环保也不安全对人身健康也有影响。虽然有采用机械手打磨或冲裁方式去除浇冒口的,但在链轮座上仍然存在残留,影响链轮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浇铸系统易造成链轮座缩松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链轮座浇铸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链轮座浇铸系统,包括连通的浇口杯、直浇道和横浇道,所述横浇道的端部设有暗冒口,所述暗冒口与内浇道呈90°连通,所述内浇道与链轮座的铸造型腔连通,所述内浇道与所述铸造型腔的相接处为链轮座的中心孔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将暗冒口与内浇道呈90°连通,从而方便内浇道与链轮座铸造型腔的端部连通;通过将内浇道与链轮座中心孔处的铸造型腔接触,既能实现360°范围内与链轮座的结构相连,保证铁水迅速注入铸造型腔的上下腔,实现顺序凝固,避免出现缩松缺陷,同时,内浇道与铸造形成的链轮座的分离处位于中心孔处,因此,分离形成的浇冒口可通过钻削或套料钻等方式去除,避免在链轮座形成浇冒口的痕迹,提高了链轮座的质量,同时避免人工打磨浇冒口产生的危害,提高了加工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为了达到使用的方便以及装备的稳定性,还可以对上述的技术方案作出如下的改进:
进一步,所述暗冒口为上窄下宽的梯形体。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梯形结构可以储存足量的铁水,通过内浇道在铁水冷却的过程中,对链轮座的型腔进行不断补充铁水。
进一步,所述内浇道为沙漏形。
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内浇道设置为沙漏形,使铁水经过内浇道时铁水的压力增大,从而使铁水快速流至型腔内,提高铁水的补缩效果,避免出现缩松。
进一步,所述内浇道与链轮座的分离处形成浇冒口,所述浇冒口位于所述内浇道中间最窄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鸿源台钳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莱州鸿源台钳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9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