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建筑垃圾联合工业废渣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40847.8 | 申请日: | 2021-08-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53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安辉;柳黎鑫;张艳芳;倪娇娇;严科;周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3/11 | 分类号: | E02D3/11;C04B28/00;C04B38/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明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64 | 代理人: | 张文杰 |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垃圾 联合 工业 废渣 加固 液化 地基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建筑垃圾联合工业废渣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备建筑垃圾透水桩;
在透水桩中插入电极;
利用电极激发透水桩强度,降低透水桩桩周土体饱和度,同时兼顾透水桩桩体透水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联合工业废渣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制备建筑垃圾透水桩具体为:
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与工业废渣混合料按比例搅拌均匀,经沉管灌注工艺形成建筑垃圾透水桩;
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由建筑垃圾经过破碎、筛分后得到,建筑垃圾再生骨料粒径范围为5-1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联合工业废渣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渣混合料是由煤系偏高岭土、高钙粉煤灰和赤泥经过自然风干、磨细活化后制得的活性微粉;所述工业废渣混合料的原料质量百分比为:30%-40%煤系偏高岭土、40%-50%高钙粉煤灰、20%-30%赤泥,原料细度范围均为800-1000m2/k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联合工业废渣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透水桩桩体内部和外部均插入钢花管和石墨电极作为阴极,在透水桩桩周土体内插入石墨电极作为阳极,通以直流电,阴极产生氢气以及阳极产生氧气用于降低土体饱和度,阴极产生OH-离子用于在碱激发作用下提高透水桩桩体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联合工业废渣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花管一端设有锥头,所述钢花管外径为30-40mm,所述钢花管壁厚范围为2-4mm,所述钢花管埋设深度为透水桩以下2.0-3.0m,且高出地面0.5-1.0m设置,在地面以下部分所述钢花管外周不布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孔径范围为5-8mm,所述排水孔外包裹有导电滤布。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联合工业废渣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电极外部涂布有抗氧化剂,所述石墨电极直径范围为20-30mm,所述石墨电极长度与钢花管长度相等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联合工业废渣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工业废渣混合料和水按比例搅拌均匀,在场地上通过沉管灌注施工工艺形成建筑垃圾透水桩;
S2、利用桩机液压在建筑垃圾透水桩内部压入钢花管和外部压入石墨电极共同作为阴极,同时在透水桩桩体四周任意位置压入石墨电极作为阳极;
S3、沿阴极布设PVC排水支管,排水支管分别与阴极和PVC排水总管一端相连,PVC排水总管另一端与射流泵相连;
S4、将石墨电极和钢花管分别通过电缆线串联,并分别与直流电源正负极相连;
S5、接通直流电流,采用间歇通电,首次电解时长4-8h,间歇3-5h,二次及多次电解时长1-2h,间歇3-5h,电极电解后产生气体,孔隙水通过钢花管和透水桩排出至PVC排水支管,利用射流泵抽出管内的地下水;
S6、停止电解,完成可液化地基处理;
S7、清理场地。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联合工业废渣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预处理所述工业废渣混合料,具体的处理步骤:工业废渣混合料与助剂超声搅拌混合均匀后在550-800℃下焙烧,冷却至200-500℃后,加入到温度为0-20℃的蒸馏水中,搅拌1-3h,过滤,将得到的固体粉体加入强酸性溶液中,在60-200℃下搅拌1-3h,过滤后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至中性;静置沉淀,过滤后离心干燥得到预处理后工业废渣混合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垃圾联合工业废渣加固可液化地基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业废渣混合料与助剂的重量比为(1.8-2):1,所述助剂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偏铝酸钠、白炭黑,所述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偏铝酸钠、白炭黑的质量比为(1.2-1.5):(3.6-4):0.6: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安装集团南京建设有限公司;中建安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84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嵌合自身抗体受体T细胞的组合物和方法
- 下一篇:气溶胶生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