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野异常数据采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40056.5 | 申请日: | 2021-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17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边桂彬;李桢;付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G06T3/00;G16H10/60;A61B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孙剑锋;李永叶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野 异常 数据 采集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通用的一种视野异常数据采集系统,基于QtCharts的拖拽式样条曲线族,组成方格表的每根网格线均独自构成了一条样条曲线,用户可通过人机交互移动样条曲线上控制点的位置从而改变各样条曲线的形状,使得整个Amsler方格表成为精确编辑各部分形状、颜色的动态区域;动态区域以其左下角作为坐标原点,向右为x轴正方向,向上为y轴正方向;在所述网格线设置了多个控制点,这些控制点以相等的间隔排列在网格线上,用户通过逐点方向键控制移动:网格线的控制点均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动,所述控制点单次位移固定步距;鼠标按下拖动的方式改变控制点的位置:网格线的控制点均可以向任意方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采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野异常数据采集系统。
背景技术
黄斑区位于视网膜中央,是人眼视力最敏感区,该区域分布着大量负责视觉和色觉的视锥细胞,因此任何累及黄斑部的病变都会引起中心视力的明显下降、视物色暗、变形等。随着我国人口平均年龄的增加和各类电子产品的普及使用,黄斑部位退行性变化已经迅速成为严重影响视力的“致盲杀手”。截至2020年,全球黄斑病变患者数量已近2亿,这个数字仍在呈急速上升的趋势。老年性黄斑变性的症状表现和老花眼很相似,危害却远胜于后者。黄斑变性会导致看东西时发生扭曲、中心视力下降或出现黑影遮挡,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适,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视网膜结构发生不可逆损伤。
目前,老年性黄斑病变愈后只能是维持现有视力或者是延缓视力下降,无法做到恢复原有视力,因此效果很难达到患者的期望值。由于人眼部发生的损伤是不可逆的,所以对于广大患者来说,若待到疾病已发展到较为严重时才予以重视,往往已经难以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尽管现在的眼科诊疗已经能为患者提供精准的微视野检查、生理组织相干断层扫描、实施激光辅助的精细微创手术等等、但由于大部分潜在患者往往轻视或未明显察觉黄斑病变导致视野缺损、变形的前期症状,或因诊断手段不精确导致假阴性状况频发,当患者们真正感到极大不适或经过多重筛查最终确诊时病情已相当严重,即使针对各种病变的治疗手段不断更新进步,也难以抵消错失最佳治疗时机所带来的危害。
阿姆斯勒方格表(英语:Amsler grid)是一个包含横竖线的表格,可以用来确定一个人的中央视野。这个表格是由瑞士的眼科医生马克•阿姆斯勒(Marc Amsler)设计的,最早从 1945年开始使用。这个表格是用来检测可以引发视觉异常的视网膜病变的一种手段,尤其是黄斑病变(比如说黄斑变性,视网膜前膜病变等),还可以用来检测视神经病变和脑部的视觉通路病变。具体而言,可以用来筛查导致视野盲点的三类疾病:AMD老年性黄斑病变、中央浆液性视网膜病、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还可以用来筛查导致视野扭曲的两类病变:AMD老年性黄斑病变和视网膜前膜增生。
现有的视野扭曲、视野损伤测量方法大多仅限于患者使用纸质打印的Amsler表格进行定性自查,由于患有黄斑病变的患者大多是中老年人,他们往往患有其他疾病如白内障、高度近视和散光等,他们在拿到纸质的Amsler表时往往只能判断视野里的表格是否发生了变形,却很难说清楚变形的位置、种类、大小以及视野缺损区域、视野模糊区域等更多的细节。
如图2所示,标准Amsler表设计最初形式为白底黑线网格,由20*20个边长为0.5cm的小方格组成,中央有一黑色圆点。使用时患者将表格置于视线上距眼睛约30cm处,按患者平时阅读习惯(平时使用老花镜或其他眼镜者需佩戴好眼镜,即确保在现有的辅助条件下达到最好的观察视力、观察条件等),遮蔽单眼,另一只眼注视中央黑点,此时所有方格恰好对应患者视网膜黄斑区核心区域,共对应20°视角,即每个小方格对应0.5°视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400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