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车辆车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9542.5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61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市莱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秦杰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慈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车辆 车轮 工用 固定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车辆车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铁路车辆车轮加工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铁路车辆车轮固定装置通常采用左右夹持的方式进行固定,无法在固定过程中实现车轮的偏转,导致加工不便的问题。所述固定装置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从动导轨,所述从动导轨的内部安装有导杆,所述固定装置底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主动导轨,所述主动导轨的内部安装有滚珠丝杆,所述导杆和滚珠丝杆上均安装有滑块,所述主动导轨和从动导轨的滑块之间安装有滑台,所述滑台的上表面安装有模拟导轨,所述模拟导轨的两端均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夹持导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铁路车辆车轮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车辆车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火车、又称铁路列车,是指在铁路轨道上行驶的车辆,通常由多节车厢所组成,为人类的现代重要交通工具之一。早期的传统火车列车是由一至三节机车牵引若干车厢或车皮组成,现代的新型火车已经出现了多节车厢自带动力的动车组列车。火车车辆一般由车体、车底架、车轮部、车钩缓冲装置和制动装置五大部分组成,其中,车轮在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依靠固定装置对其进行定位,以确保加工过程稳定性。
但是,现有铁路车辆车轮固定装置通常采用左右夹持的方式进行固定,无法在固定过程中实现车轮的偏转,导致加工不便;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铁路车辆车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车辆车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铁路车辆车轮固定装置通常采用左右夹持的方式进行固定,无法在固定过程中实现车轮的偏转,导致加工不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车辆车轮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装置底座,所述固定装置底座内部的两侧均安装有从动导轨,所述从动导轨的内部安装有导杆,所述固定装置底座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主动导轨,所述主动导轨的内部安装有滚珠丝杆,所述导杆和滚珠丝杆上均安装有滑块,所述主动导轨和从动导轨的滑块之间安装有滑台,所述滑台的上表面安装有模拟导轨,所述模拟导轨的两端均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上端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上安装有夹持导向机构,所述固定装置底座上表面的后端安装有液压升降柱,所述液压升降柱的上端安装有涡轮减速机,所述涡轮减速机的输入端上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涡轮减速机的输出端上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一端安装有轴芯定位机构,所述轴芯定位机构的外壁上安装有步进马达。
优选的,所述轴芯定位机构内部的中间位置处安装有从动齿轮,且从动齿轮通过转轴与轴芯定位机构转动连接,所述从动齿轮和轴芯定位机构的内壁上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从动齿轮的一侧安装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与步进马达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轴芯定位机构内部的四周均设置有弧形电磁铁,且弧形电磁铁设置有三个,所述弧形电磁铁的内壁上安装有伸缩传动杆,所述伸缩传动杆一端的两侧均通过导向凸块与弧形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伸缩传动杆的两侧均安装有加固杆,且加固杆的两端分别与伸缩传动杆的外壁和弧形电磁铁的内壁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滚珠丝杆的一端安装有步进电机,且步进电机的输出端与滚珠丝杆传动连接,所述滚珠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轴承与主动导轨转动连接,所述导杆的两端均通过定位件与从动导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导向机构外壁的一侧设置有软胶齿,所述软胶齿上设置有伸缩槽口,且伸缩槽口设置有五个。
优选的,所述夹持导向机构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导轮支架,所述导轮支架的一端安装有胶质导轮,且胶质导轮与导轮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弹簧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杆,且限位杆与弹簧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夹持导向机构的前端面上设置有条形槽,且条形槽设置有五个,所述导轮支架的外壁上安装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条形槽的外部,所述螺纹杆与条形槽的连接处安装有螺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市莱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市莱能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9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