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市政沼渣和畜禽粪便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8599.3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803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汪伦焰;郝宇峰;韩立炜;陈守开;郭磊;何忠坤;仲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水谷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20 | 分类号: | C05F17/20;C05F17/50;C05F17/70;C05F17/80;C05G3/60 |
代理公司: | 西安铭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3 | 代理人: | 高艳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市政 畜禽 粪便 生物 有机肥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市政沼渣和畜禽粪便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包括基础肥、发酵菌剂和功效菌剂;其中,所述基础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市政沼渣45~55份、畜禽粪便40~60份、调理剂1~5份、重金属钝化剂0.4~0.6份、拮抗病原菌0.03~0.04份。本发明的生物有机肥既实现了市政沼渣及畜禽粪无害化和资源化利用,同时可以有效改善土壤微环境,促进作物生长并且可有效对抗土传病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有机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市政沼渣和畜禽费编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且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2019年我国城镇市政污水排放量为670多亿t,2020年进一步增加至700多亿t,预测2021年这一数值还会有较大增长。与之相对应的我国市政污泥产量也不断增多,2016年市政污泥产量已达4000万t(含水率为80%),之后年总产量不断增大,2020年已突破6000万t。由于污泥积存量过大,可能引发环境的二次污染,这一问题已成为环保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市政污泥成分比较复杂,含水率过高易导致腐烂发臭,可能存在有毒物质如多氯联苯、重金属等的沉积,还包含较多寄生虫及病原微生物,若处置不当这些毒物进入环境会对地下水及土壤品质造成破坏,威胁生命健康。但市政污泥同时富含有机质、N、P、K及有益金属元素等资源,如果能够合理地进行资源转化,可为可持续农业发展增添助力。
目前国内外对市政污泥的处置方法主要包括:卫生填埋、焚烧、制取能源、制取材料或堆肥处置。填埋操作投资少,见效快,但易造成填埋场周边水土环境的二次污染,此方法环保性差。污泥焚烧减量化效果显著,但焚烧过程中易产生SO2、H2S、二噁英等有毒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为了实现减少市政污泥的堆积,避免有毒物质对地下水和土壤品质造成破坏的同时,实现对市政污泥中含有的有益资源合理转化利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市政沼渣和畜禽粪便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以污水处理厂沼渣资源化利用及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置为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市政沼渣和畜禽粪便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市政沼渣和畜禽粪便的生物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市政沼渣和畜禽粪便的生物有机肥,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肥、发酵菌剂和功效菌剂;
所述基础肥包括以下重量份组分:
市政沼渣45~55份、畜禽粪便40~60份、调理剂1~5份、重金属钝化剂0.4~0.6份、拮抗病原菌0.03~0.04份。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剂用量为所述基础肥的1.5~5wt‰,且所述发酵菌剂的有效活菌数(cfu)≥2亿/g;所述功效菌剂的用量为所述基础肥的1.5~2.5wt‰,且所述功效菌剂的有效活菌数(cfu)≥0.20亿/g。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剂为酿酒酵母菌、巴氏醋杆菌AS1.41、枯草芽孢杆菌ATCC6633、放线菌710、乳杆菌DJ8A和里氏木霉菌JC40360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所述发酵菌剂由酿酒酵母菌、巴氏醋杆菌AS1.41、枯草芽孢杆菌ATCC6633、放线菌710、乳杆菌DJ8A和里氏木霉菌JC40360按照3:3:3:1:0.7:0.7:0.5的菌液体积比混合而得。
进一步地,所述功效菌剂为枯草芽孢杆菌ATCC 6633、地衣芽孢杆菌W10、侧孢芽孢杆菌菌株YSC3、巨大芽孢杆菌L2、解淀粉芽孢杆菌LX1、哈茨木霉菌T-22和淡紫拟青霉菌IPC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水谷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水谷创新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8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救生圈布放系统
- 下一篇:仿金属效果塑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