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盘立式固废物热裂解炉装置及生产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8221.3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15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克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44;F23G5/46;F23J15/00;F23J15/04;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贵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49 | 代理人: | 李新锋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废物 裂解炉 装置 生产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裂解炉装置及生产工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旋盘立式固废物热裂解炉装置及生产工艺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连续性强、生产效率均衡旋盘立式固废物热裂解炉装置及生产工艺方法。一种旋盘立式固废物热裂解炉装置及生产工艺方法,其工艺内容主要包括有固废物废渣的低温无氧裂解;裂解热能的供热;热裂解产生的液相、气相、固相的收集及余能的再利用。本发明通过圆周运动上分布均匀的推料板,布料均匀实现物料连续生产;真空泵与无氧热裂解炉相结合降低能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裂解炉装置及生产工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旋盘立式固废物热裂解炉装置及生产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热裂解(pyrolysis)是指利用固体废物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缺氧、高温的条件下,通过分解与缩合的共同作用,使得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气态、液态、固态组分的过程;其实质是加热有机大分子,使之裂解成小分子析出,是由一系列化学和物理转化构成的非常复杂的反应过程。
现有技术存在的连续性差、生产效率极不均衡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研发一种连续性强、生产效率均衡旋盘立式固废物热裂解炉装置及生产工艺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连续性差、生产效率极不均衡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连续性强、生产效率均衡旋盘立式固废物热裂解炉装置及生产工艺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旋盘立式固废物热裂解炉装置及生产工艺方法,其工艺内容主要包括有固废物废渣的低温无氧裂解;裂解热能的供热;热裂解产生的液相、气相、固相的收集及余能的再利用。主要工艺设备包括有生产输送物料系统、热风炉系统、无氧负压热裂解炉、成品出料隔氧冷却系统、洗涤除尘系统、温期汽液分离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无氧负压热裂解炉包括有热解炉和热解复合物输送管,热解炉上设有热解复合物输送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生产输送物料系统包括有螺旋输送设备和刮板设备,热解炉上设有螺旋输送设备,螺旋输送设备出料口处设有刮板设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热风炉系统包括有恒温装置、加热炉、尾气排放管、余热吸收装置,热解炉之间设有恒温装置,恒温装置与加热炉相连通,热解炉上远离螺旋输送设备的一侧设有尾气排放管,尾气排放管的另一端设有余热吸收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洗涤除尘系统包括有洗涤塔、喷头、洗涤沉降池、循环管和喷淋洗涤塔,热解复合物输送管远离热解炉的一端设有洗涤塔,洗涤塔内设有喷头,洗涤塔下侧固定连接有洗涤沉降池,洗涤沉降池设有多级沉降结构,洗涤沉降池上设有循环管,余热吸收装置远离尾气排放管的一侧设有喷淋洗涤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成品出料隔氧冷却系统包括有冷却塔、冷却管、抽风管、真空泵、第一连通管、冷却池和成品仓,洗涤塔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冷却塔,冷却塔内螺旋缠绕有冷却管,冷却塔上设有抽风管,抽风管上设有真空泵,冷却塔下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池,冷却池与成品仓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温期汽液分离系统包括有汽液分离设备和第二连通管,汽液分离设备与抽风管固定连接,汽液分离设备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与加热炉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热解炉包括有盖子、密封水槽、进料口、炉体、排风管、出料口、传动轴、联轴器和推料盘,炉体上部设有密封水槽,炉体上端设有盖子,盖子与密封水槽相配合,盖子上设有进料口,炉体下端设有排风口,炉体中心处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传动轴上端固定连接有联轴器,传动轴上设有推料盘,推料盘位于炉体内部。
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圆周运动上分布均匀的推料板,布料均匀实现物料连续生产;真空泵与无氧热裂解炉相结合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克,未经王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8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