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铆接模具及使用该铆接模具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7034.3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97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胡俊;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雷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2 | 分类号: | B23P19/02;B30B15/00;B30B15/02;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 代理人: | 言倩玉 |
地址: | 237400 安徽省六***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铆接 模具 使用 工作 方法 | ||
1.一种铆接模具,适用于电机输出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定位模组件和设于该下定位模组件上方的且适于做纵向往复运动的上铆压模组件;其中
下定位模组件包括用于定位电机输出轴组件的输出轴的轴根部的定位套;
上铆压模组件包括用于铆压输出轴的铆头、设于所述铆头内的且适于做沿着输出轴轴向的往复运动的用以对输出轴的轴头进行定位的导向块,以及套设在铆头外侧的用于抵压电机输出轴组件的齿轮的预压块;以及
上铆压模组件相对于下定位模组件做纵向下行运动时导向块对输出轴的轴头定位先于铆头对该输出轴的铆压;
所述铆头内贯通有用于容纳导向块的装配孔;
所述装配孔中还设有适于抵顶导向块与输出轴相背的端部的弹性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块上与输出轴相对的端部设有适于与输出轴的轴头配合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向块与输出轴相对的端部且位于所述凹槽的槽口边沿设有倒角R;以及
0.1≤R≤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块朝向输出轴的端部凸起于铆头朝向输出轴的端部;
所述导向块与输出轴相对的端部适于在弹性体的抵顶下伸出至预压块与输出轴相对的端部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孔包括贯通的大内径部和小内径部,且在所述大内径部与小内径部之间形成L形台阶;以及
所述导向块包括设于所述大内径部中以适于挂设在L形台阶的导向挂台,以及与所述导向挂台相连的以适于贯穿小内径部后伸出至铆头外的导向本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套内设有适于输出轴的轴根部插入的定位孔;以及
在所述定位套与铆头相对的端部且位于所述定位孔的孔口边沿设有倒角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的轴根部包括一体相连的小外径部和大外径部;其中
所述大外径部位于小外径部和轴头之间;
所述定位孔与大外径部之间的周向间隙为0.02~0.05mm。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任一项所述的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孔内还设有从输出轴背离铆头的一端支承输出轴的垫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在其轴向侧壁上沿轴头向轴根部方向依次且间隔地设有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和第三台阶面;其中
第一台阶面用于与导向块朝向输出轴的端部抵接;
第二台阶面为适于与铆头朝向输出轴的端部接触形成铆接部位;
第三台阶面用于定位齿轮;当所述齿轮套设在输出轴上时,该齿轮朝向铆头的端部低于第二台阶面朝向铆头的端部;以及
所述预压块朝向输出轴的端面与铆头朝向输出轴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台阶面朝向铆头的端面与齿轮朝向铆头的端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0.一种铆接模具的工作方法,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铆接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由定位套对电机输出轴组件的输出轴的轴根部进行定位;
步骤S2:上铆压模组件相对于下定位模组件做纵向下行运动;
步骤S3:导向块对输出轴的轴头定位;
步骤S4:预压块抵压齿轮;
步骤S5:铆头铆压输出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雷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雷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703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脱落的无人机检测采样用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轨道交通施工用除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