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936078.4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28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翁冰雄;郭佳丽;惠国朋;赵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安之伴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M15/03 | 分类号: | D06M15/03;D06M15/13;D06M13/418;D06M13/352;D06B23/20;D06B23/04;D06B15/09;D06B15/00;D06B3/10;D06B1/02;D03D15/283;D03D15/233;D03D15/225;D03D1 |
代理公司: | 汕头兴邦华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47 | 代理人: | 张树峰;梁凤德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螨抑菌 面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先将纤维纺成纱,再将纱织造成面料,最后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螨虫抑菌的面料。制得的面料柔软亲肤、抗螨抑菌效果好、安全性高,适用于制作贴身衣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螨虫和细菌无处不在,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多种的影响。尤其是与皮肤直接接触的家居服等贴身衣物如果携带大量的细菌、螨虫,会污染肌肤、堵塞毛孔,导致长痘、发炎、瘙痒、化脓等严重的皮肤顽疾。
对于家居服面料等采用高支高密的精纺面料,面料柔软、光滑、亲肤感好,但是由于表面光滑,在进行后处理时,如果整理液在其表面接触停留时间较短,难以实现整理液对面料的充分渗透,导致处理效果不好;现有技术主要是通过增加浸渍时间来达到充分渗透的目的,处理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先将纤维纺成纱,再将纱织造成面料,最后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螨虫抑菌的面料。制得的面料柔软亲肤、抗螨抑菌效果好、安全性高,适用于制作贴身衣物。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抗螨抑菌面料制备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
(1)将纤维纺成纱;
(2)将纱织造成面料;
(3)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得到抗螨虫抑菌的面料;
所述纺成的纱的支数为40支以上;
所述织造成的面料的密度为每平方英寸面料中经纱、纬纱的总根数不小于200根;
所述的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后处理,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面料进行喷浸处理;
2)用抗螨抑菌整理液对完成喷浸的面料进行浸泡处理,完成面料的浸润;
3)对完成浸润的面料进行脱液、吹干处理。
优选地,所述纤维包括天然植物纤维。
优选地,所述纤维还包括化学纤维。
优选地,所述天然植物纤维包括棉纤维、木棉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化学纤维包括合成纤维、再生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合成纤维包括维纶(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
优选地,所述再生纤维包括再生植物纤维素纤维、再生植物蛋白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再生植物纤维素纤维包括竹浆纤维、艾草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再生植物蛋白纤维包括大豆蛋白纤维。
所述棉纤维为长绒棉纤维,手扯长度平均为33-45mm;
所述木棉纤维、维纶、竹浆纤维、艾草纤维和大豆蛋白纤维均为短切纤维,长度为30-50mm。
棉纤维,又称棉花,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棉纤维制品吸湿和透气性好,柔软而保暖,主要组成物质是纤维素,具有耐碱不耐酸的特性;
木棉纤维作为一种天然纤维素纤维,具有薄壁、大中空的独特结构,其中空率远远高于其他现有纤维,是优良的隔热、隔音、保暖和浮力材料,其光泽、吸湿性和保暖性是用作服装面料的天然材料,不易被水浸湿,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天然抗菌,不蛀不霉,还具有较好的耐碱性和一定的耐弱酸性;
维纶号称“合成棉花”,吸湿性大、化学稳定性好,不耐强酸,耐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安之伴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安之伴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6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