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钣金圆弧折弯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5767.3 | 申请日: | 2021-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1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兰周军;费秀峰;卜华;宁佳佳;甘代忠;宁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蓝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5/01 | 分类号: | B21D5/01 |
代理公司: |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 | 代理人: | 于贺贺;王云 |
地址: | 211155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横***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弧 折弯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钣金圆弧折弯方法;包括:前期工作准备:将上、下折弯刀X轴和Z轴运行到第一刀折弯位置处,并将上压刀、压爪机构、靠尺机构均复位到初始位置处;折弯前送料动作: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面上预留位置,通过靠尺机构运行卡住工件,通过压爪机构下压固定工件,之后靠尺机构下降脱离卡位,通过上下压爪夹取工件往压刀位置处移动,送到第一刀折弯位置处。本发明相比于传统的使用不同的模具折弯不同的圆弧,或是机器直接进行圆弧的折弯以及人工控制折弯力度方向多次校验成型的折弯方式,极大的降低了加工成本及操作难度,全面提高圆弧折弯的自动化及智能化程度,成型速度快,折弯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折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钣金圆弧折弯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现有折弯技术中一般采用冲床配合成型模具对工件进行折弯加工,并且现有技术对于某些特殊的折弯比如圆弧折弯不能有较好的完成度,在实际折弯过程中,由于金属变形反弹,会导致圆弧R精度不高,需要传统人工校验,同时一套圆弧模具一般只能加工比自己圆弧尺寸大的圆弧零件,且只有两者尺寸越接近时,折弯效果才越好,成型模具通用性差,加工范围狭窄,且成本高,也限制了技术人员在零件设计过程中对零件折弯圆弧R大小的选用,甚至有时不得不改变结构;此折弯方法常用于结构复杂,体积较小,大批量加工的钣金结构,导致冲床模具结构复杂,加工成本升高,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钣金圆弧折弯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1)前期工作准备:将上、下折弯刀X轴和Z轴运行到第一刀折弯位置处,并将上压刀、压爪机构、靠尺机构均复位到初始位置处;
2)折弯前送料动作: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面上预留位置,通过靠尺机构运行卡住工件,通过压爪机构下压固定工件,之后靠尺机构下降脱离卡位,通过上下压爪夹取工件往压刀位置处移动,送到第一刀折弯位置处;
3)运用以直代曲的微积分原理,将需折弯成型的大圆弧细分为可加工的若干个连续的小段圆弧,当曲线的每小段分的足够小时,就可以认为直线长度等于曲线长度,把对圆弧R折弯分解一小段一小段的直线段折弯组合而成;
4)在操作界面中设置好折完整段圆弧所需折弯次数N及折弯半径R,设置的N值越大,每段小圆弧弧长越接近弦长,折弯后的圆弧精度越大,取弦长2~3mm来等分圆弧;之后系统将自动计算每段圆弧的折弯角度,折弯刀以圆弧的方式进行折弯,直到将圆弧整体折弯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具体折弯过程如下:从第一刀折弯的位置开始,Z轴方向上、下折弯刀上移或下移到指定距离,X轴方向前移指定距离,根据系统自动计算的圆弧的折弯角度,将第一段小圆弧折完;折弯刀Z轴、X轴方向后退至第二刀折弯准备的位置,W轴上压刀上抬,释放工件,U轴再将工件前移送到圆弧折弯第二刀的位置,W轴上压刀下压,压住工件,折弯刀重复上一个折弯动作,第二段小圆弧折完;如此重复每个小圆弧折弯步骤,一直到设置的折弯次数结束,直到所有被分解的圆弧段都被折完,即可将圆弧整体折弯成型。
进一步地,每段圆弧的实际折弯角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FL=COS((180-A/N)/2)*2*R
S-1=0
b0=180-c*0/2
S0=S-1*COS(c/2)+FL*COS(c*0/2)
a0=(180-b0-(ASIN((SIN(180-b0)*S0)/FR))*180.0000000/PI)+CT*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蓝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蓝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5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