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酸铋纤维状热释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935554.0 | 申请日: | 2021-08-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17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发明(设计)人: | 郝洪顺;胡宇彤;赵一睿;杨航;闵敬凯;侯红漫;张公亮;毕景然;闫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843 | 分类号: | B01J23/843;B01J35/10;C02F1/461;C02F101/30;C02F10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11603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酸铋 纤维状 热释电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铁酸铋纤维状热释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纺前溶液的制备:将五水硝酸铋(Bi(NO)3·5H2O)和九水硝酸铁(Fe(NO)3·9H2O)溶于2-甲氧基乙二醇溶液中,所述的五水硝酸铋与九水硝酸铁的化学计量比为1.05~1.1:1,向溶液中滴加乙二醇胺调节pH为3~5,再加入冰醋酸控制溶液粘度,然后将其放在室温环境下机械搅拌2小时,记为溶液A;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加入到N-N二甲基甲酰胺(DMF)和乙醇的混合溶液中,搅拌1小时,记为溶液B;待两份溶液都混合均匀后,将溶液A缓慢加入到到溶液B中,待混合均匀后,形成BiFeO3的纺前溶液;所述纺丝前驱体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3~15%。
b.铁酸铋纤维的制备,将步骤a中制备得到的BiFeO3的纺前溶液移至注射器中,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得到BiFeO3的初生纤维;所述静电纺丝参数为:纺丝距离为10~15cm,工作电压为12~17V,推进速度为0.3~0.5mL/h。将所得到的BiFeO3初生纤维放置在烘箱中干燥,再经马弗炉煅烧,所述煅烧工艺参数为;煅烧温度为550~750℃,保温时间为1.5~2.5h,气氛为空气。煅烧后令其自然冷却到室温,最终得到BiFeO3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铁酸铋纤维状热释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的五水硝酸铋、九水硝酸铁为可溶于水的盐,且其中的阴离子经反应后不掺杂在铁酸铋纤维中。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所述的方法制备的铁酸铋纤维状热释电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铁酸铋纤维状热释电催化剂的铁酸铋纤维之间紧密排列在一起,纤维表面光滑笔直且无断裂;纤维直径为100~400nm左右;
所述铁酸铋纤维状热释电催化剂在衍射角2θ=22.44°、31.80°、39.02°、45.79°、51.38°、56.47°、66.44°处分别与BiFeO3的(010)、(110)、(111)、(020)、(120)、(121)和(220)晶面特征峰相吻合。
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铁酸铋纤维状热电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BiFeO3纤维状催化剂应用于热释电催化杀菌和降解染料废水中的有机染料及增强光催化。
5.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酸铋纤维状热电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BiFeO3纤维状催化剂用于处理含有罗丹明(RhB)的废水,所述处理过程在一定温差条件下进行,所述温差为20~40℃。
6.一种权利要求4所述的铁酸铋纤维状热电催化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在昼夜自然温差条件下即可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工业大学,未经大连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55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