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茶三年生容器大苗培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935363.4 | 申请日: | 2021-08-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6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 发明(设计)人: | 陶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勇 |
| 主分类号: | A01G17/00 | 分类号: | A01G17/00;A01G24/23;A01G24/20;A01G24/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陈强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高新技***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茶 三年 容器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油茶三年生容器大苗培育方法,以解决当前裸根苗适于栽种的时间窗口期短、季节性强、成活率低等技术问题,通过本发明实现油茶种植快速成林、降低种植管理技术难度和投入成本,包括如下步骤:(1)将有底无纺布袋装满营养土形成容器杯体靠排在苗床上;(2)多次雨淋或浇水淋透,在容器杯体中心开孔;(3)当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1月份,将粘泥浆的一年生裸根苗插入并封孔;(4)苗床四周取土护坡;(5)撒施复合肥并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6)12月份,将苗隔株取出并间隔排列在新准备的苗床上;(7)原苗床和新苗床各容器苗周围填入营养土并护坡;(8)第二年重复步骤(5);(9)第二年的11月份至第三年的3月份取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高产油茶造林育苗技术,尤其涉及一种适于高产油茶新造林和低产低效林提质增效改造的油茶三年生容器大苗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2008年国家大力推动高产油茶发展,应用于生产的苗木主要是两年生裸根苗和两年生轻基质无纺布杯苗。十几年实践证明,这两种苗木在实际生产中存在一定的问题: 1、裸根苗适于栽种的时间窗口短,季节性强,成活率低;2、轻基质杯苗育苗投资大,苗田生长量、长势不如裸根苗,根系在杯体内粘黏挤压缠绕,不利于后期造林根系伸展,无纺布袋在造林三、四年后大部分不能降解,进一步束缚油茶苗根系伸展,油茶苗生长慢(甚至死苗),影响快速成林的造林目标达成,增高了幼林期的管理成本、降低了预期收益。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验,完成了油茶三年生容器大苗的培育技术和配套的造林技术创新,三年生容器大苗应用于生产,油茶幼林期生长期只需两年,比两年生裸根苗节省两年,比两年生轻基质杯苗节省三年,降低了油茶幼林期的管理周期、技术难度、投入成本,而且提前两年获得收益,必将广泛应用于未来高产油茶新造林和低产低效林改造,是油茶行业苗木培育的创新,将我国油茶种植技术提升到一个新阶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油茶三年生容器大苗培育方法,以解决当前裸根苗适于栽种的时间窗口短,季节性强,成活率低;轻基质杯苗育苗投资大、油茶苗生长慢、管理成本高等技术问题,实现油茶种植快速成林,降低种植管理技术难度和投入以及早收益。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公开一种油茶三年生容器大苗培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有底无纺布袋装满营养土(直径12、高20厘米)靠排在苗床上,苗床长宽 30米*1.2米;
(2)栽苗前进行多次雨淋或浇水淋透,然后用栽苗锥在容器中心点插到底部开孔;
(3)当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1月份,将粘泥浆的一年生裸根苗插入容器空洞内并用栽苗锥在杯体外侧挤压封孔;
(4)完成栽苗后,苗床四周取土护坡;
(5)第一年的3—5月份撒施复合肥;4—7月份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
(6)第一年的12月份,将容器苗隔株取出并株行距间隔12厘米排列在旁边新准备的苗床上;
(7)原苗床和新苗床各容器苗周围填入营养土与杯口齐平并取土护坡、开排水沟;
(8)第二年的3—5月份、4—7月份重复步骤(5);
(9)第二年的11月份至第三年的3月份取苗。
步骤(1)中,按重量百分比,所述营养土包括发酵有机肥10—15%,松树皮与锯末的混合物5%,钙镁磷肥1%,黄土79—84%。
步骤(3)中,裸根苗插入容器空洞内时,嫁接口定位于杯体10厘米处。
步骤(6)中,在3月份、5月份按15Kg/亩各撒施复合肥。
步骤(6)中,在4月份、7月份分别喷施杀虫剂和杀菌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勇,未经陶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9353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